第2章 同年
出了东华门,杜中宵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此次会见,从头到尾自己都觉着不紧张,没想到额头竟然出了汗。崇政殿里的那种环境,自己又只进去过几次,确实让拘束。
此次面君总体来说还不错,皇帝对杜中宵比较满意。御史中丞直到现在,仍然是个职责在不断变化的职位,总的来说现在的皇帝登基之后,开始慢慢变得重要起来。特别是人员任命不许宰执插手,有了牵制宰执的能力。杜中宵要做些改变,皇帝也并不反对。
这是个大变革的时代,从政治到军事,不知道变了多少。御史中丞变一变,也没有什么。
罗景等在门外,见到杜中宵出来,急忙上前,道:“官人可算是出来了。夫人交待,今天是官人到京城新家的日子,家里请了四邻,要庆祝一番呢。”
杜中宵道:“庆祝什么,你们都住到京城一个多月了。我现在做御史,最要不得这些虚名。”
罗景只是笑,再没有说什么。府中韩月娘要热闹,主人要清静,自己不好说什么。
杜中宵的新家,在大相国寺后边的安业坊,原主人是个生意失败的商人。因为急于用钱,便就把宅子卖了。杜家能买下来,最主要的是能够立即付现钱,开封城里有这个财力的人家并不多。
新家离着皇宫不远,与罗景一起骑着马,带着随从,杜中宵背着斜阳,到了自己新家门口。门口的主事是原来家里的老人,见到杜中宵,飞一般地跑回家里禀报。
杜中宵下马,父母和韩月娘已经带着孩子迎了出来。父亲满面笑容,韩月娘微笑不语,只有母亲因为多年未见,不由在那里抹眼泪。
上前向父母行了大礼,杜中宵道:“孩儿不孝,在边地数年,未得见两老之面。”
杜循拉着杜中宵的手,看了又看,口中道:“你做官的人,自然该当是以国事为重。我们两口儿年纪还轻,有什么!现在你入京为官,我们也在京城里买了宅子,从此安安稳稳,一家人住在一起,不知多少人要羡慕呢!听说你今日入京,你的几位同年来问了几次,说好今夜前来看你。”
此时在京城为官的杜中宵同年,有五六人。官最大的是王珪,已经做了翰林学士。他中进士的时候已经为官多年,名次又高,文采又好,不是其他人可以比的。特别是王珪起草诏书,甚是得体,是其他人所比不上的。所以从知制诰而进为翰林学士,是此时升官的最快道路。
除了王珪外,还有为群牧判官的王安石,此时知太常礼院的苏颂,以及几个小官。他们是跟杜中宵熟识的人物,一听杜中宵今日入京,相约一起前来拜见。
进了院子,杜循道:“你且随月娘回房中梳洗一番,太阳将要落山,你的同年就要来了,不可以失了礼数。你虽然现在做的官大,以后却要这些同年帮衬。”
杜中宵笑着点头,与韩月娘一起,回到了自己的住处。自己的这几位同年,都不是简单人物,以后必然是要互相依靠的。但像父亲说得这么直白,官场上的人可说不出口。
回到住处,韩月娘道:“当年你突然间就带兵北上,连去给你送别都做不到。一走三年多,想起来着实让人心焦。这几年,你在外面过得好么?”
杜中宵轻搂着韩月娘的肩膀,道:“好,并没有什么难处。只是一个人在外面,经常会想念家里的人,那种日子难熬。现在好了,到京城为官,别的好处不说,与家人团聚就是难的。”
久别重逢,这是两个人的时光,孩子被奶妈带去了。杜中宵和韩月娘坐在窗前,诉说着这几年的离别时光,有一种温馨的感觉。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这一种家的感觉。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外面传来父亲的声音:“你收拾完了么?同年们可是已经到了!”
杜中宵急忙答应,由韩月娘帮着,脱下公服,换了常服。今日面君,穿的都是正式朝服,换起来格外麻烦,一时间手忙脚乱。帮着杜中宵换完,韩月娘不由捂嘴而笑。
杜中宵也笑,对韩月娘道:“进士为官,最重要的就是当年同榜之人。我今日进京,这几位同年便就前来相见,可见一斑。以后在京城里,要跟他们多走动。”
韩月娘道:“我自然晓的。虽然我是个卖酒人家的女儿,竟然不给你添乱就是。”
杜中宵轻轻拍了拍韩月娘的肩膀,出了房门。几个孩子正在院里玩耍,因为与杜中宵不熟,怯生生地叫声爹,便就站在那里。此时杜中宵没有时间,与他们打了声招呼,便就到了外面。
客厅里,以王珪为首,王安石和苏颂等人正在说着闲话。见到杜中宵过来,一起站起问礼。
叙过了礼,各人分宾主落座。杜中宵道:“今日回京,得诸位前来拜见,是难得的事。明日没有早朝,今夜一醉,叙一叙我们分别之情。”
王珪道:“待晓面君之后,如果不嫌辛苦,我等自然是求之不得。”
杜中宵道:“我前日到了驿馆,已经休息两日,有什么辛苦?我们多年未见,正该叙一叙别情。”
说完,杜中宵道:“家中今日后院整备了一桌酒筵,专等着你们来。天色不早了,我们便到后院里去,在那里一边喝酒,一边说些闲话。”
众人自无异议,一起起身,到了后院里。家中的其他人,这个时候都主动避开。杜家本来是小门小户,跟官场上的人不熟,杜中宵中进士之后,才发了起来。这些同年中,只有苏颂与杜家熟悉,其他人都只是听闻,根本没有见过。此次回京为官,杜家要慢慢熟悉,才能打开局面。
各自落座,倒满了酒,杜中宵道:“多年未见,大家且饮一杯!”
众人举想酒杯,一饮而尽,一边吃着菜,一边说些闲话。
王珪道:“自庆历二年我们登第,到现在一眨眼间,已经十四年了。十四年间,待晓从幕职官、小知县,到为帅一方,建功无数,今日做了御史中丞,实在是我辈楷模。我们饮一杯酒,为待晓贺!”
杜中宵连道不敢,与众人一起喝了一杯酒。翰林学士虽然与御史中丞官位相差无几,王珪却是中进士时已经为官多年,又是走的辞臣道路,与杜中宵不同。杜中宵一直在外为官,凭着政绩和军功,走到今天,无人可以置疑。当年庆历二年的进士,杜中宵是当之无愧的首领人物。
(https://www.xddxs.net/read/2729258/489054801.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