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 剑断灯灭之时章节目录 > 第八百二十一章 群雄逐鹿(二)

第八百二十一章 群雄逐鹿(二)


    书接上回,所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公元一三五一年五月,韩山童、刘通福率领广大不堪被元蒙暴政压迫的汉人农民在颍上揭竿而起,从此点燃了两朝战争的第一把战火,以后又有数股汉人起义军先后在南方涌现,逐村逐县陆续出现,虽然规模不大,对于整个天下来说如同虱子咬牛,但是这疥癣之疾却是蒙、汉双方近百年的矛盾爆发,此时的元蒙朝廷大不如初,早已失去了当年成吉思汗横扫天下的气势,朝廷奸臣当道,昏君失德,但所谓百足大虫死而不僵,这么庞大的一个王朝是不会这么轻易就倒下去的,他们不曾想到这是一场耗时二十年,战火波及五湖四海的宏大战役正式拉开序幕了,所以在起义爆发之初,元蒙朝廷立刻派重兵围剿红巾军,对于南方的几股汉人小起义军却没花多少心思,直接一纸诏书到了南疆,希望些许小事,由南疆平叛即可。

  再说说苗一雄,当时苗一雄接到文书之后立刻召集教内重要人士对这个事情进行了深入谈论,教内是分成三派的,当时乌蛇寨的大寨主是僮族高手“侬吁柯”,僮族本身历史上就和白族一样十分亲汉,侬吁柯又是一个胆大敢讲的人,他是第一个大胆说出拒绝朝廷召唤出兵的重要掌权者,对于目前局势剖析的十分透彻,他认为元蒙是一个穷兵黩武的王朝,这几代蒙古皇帝对民生都横征暴敛,民愤已非一朝一夕,百中教这些年和中原通商也派出去好多人马,中原子民生活惨状是有目共睹,老百姓起义是迟早的事情,而且会愈演愈烈,现在出兵就等于助纣为虐,和天下人为敌,百中教的一举一动都要顺应民心,南疆历来清贫艰苦,这些年有了些发展,人心思安,若是此时出兵不仅被天下人唾弃,而且容易被汉人大门派拿住把柄,日后一旦汉人得了势有可能就已此为借口找百中教的大麻烦,所以必须拒绝。别说,这番话说的还真的应验了,很多年以后第二代苗不燕教主在位的时候确实因为这个事情发生了一个大麻烦。

  教内那时候也有另一部分人同意出兵的,以赤蛛寨大寨佬为首,当时的赤蛛寨寨主是个一心修行的人,对于身外之事一般不怎么过问,全权交给了自己的大寨佬,大寨佬出身怒族,名唤“腊朴”,此人是强硬的亲蒙派,他的看法也很直观,认为要保住元蒙是当务之急,因为百中教目前发展的好根本原因就是和元蒙交好,才有今天之昌盛,日后若是汉人颠覆了朝廷,恢复中原霸主的地位,那么百中教排汉,和汉人通商不便,对南疆发展极为不利,所以保住元蒙就是保住自己,现在乘着元蒙王朝在北方和红巾军相互争斗的机会自己百中教在南边帮助朝廷镇压其他起义军,这件事是一个极大的功劳,朝廷日后必然会大大封赏南疆,这番话也确实有一番切实的考虑。

  第三派就是中立派,以大左祭为首,其实左右祭的主要职责是类似于汉人的太子太傅差不多,传授教主修行盅、降之术的课业是根本,照顾好教主就行,没有太大的实权,更不能过多干预教内大事,这也是明典教主定下的规矩,以免后来教主过于宠信亲近自己的人为祸教内,但是遇事有发言的自由,他们不是重要掌权者,所以意见仅供大家参考。大左祭为人要稳重一些,毕竟左右祭可以在位一百年,德高望重,他也有自己的顾虑,于是对大家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当年创教伊始是得到了唐皇帝的帮助,后来唐朝灭亡,那时明典教主出于多种考虑最后是带领百中教是冷眼旁观的,此事在历史上给百中教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大,几乎很多汉人都对百中教这种做法十分不满,认为百中教过河拆桥,在道德伦理上十分下作,汉人是最讲究表面上的道德文章了,所以中原门派划分的时候直接一刀切,把百中教这个异宗教信仰的门派却直接划入了魔道范围,导致了直到今天都有很多汉人对百中教心存芥蒂。

  而现在简直就是和当年是如出一辙,朝廷主要和北方的红巾军缠斗,对南方几股小起义军势力无暇兼顾,百中教相对来说要距离近一点,所以朝廷要我们出兵,除了地理位置的优势以外就是认为百中教扩建并发展壮大到今天是欠了元蒙当年的情,现在要我们还这个“人情债”了。说实话,从百中教的角度来看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不错,世祖忽必烈当初确实是给了百中教很大的恩惠,可是别忘了,百中教自身也是为元蒙灭亡大理国花费了大力气的,上一任教主带领五大寨在南疆披荆斩棘,血染黄土,斩杀了很多投靠大理国的盅、降师才换来今天的局面,当时牺牲的教内子民不在少数,事成之后分一杯羹也是应该的,一报还一报,扯平了。可元蒙王朝却不是这么认识问题的,他们觉得当时大汗忽必烈率领元蒙骑兵大军压境,又有元蒙法师成群结队的助战,灭亡大理国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百中教不过是“识时务”的跟在自己屁股后面踩了临门一脚,相比换来的却是朝廷在当政的数百年里为百中教保驾护航,力排江湖众议才有今天的辉煌,这是一份天大的恩情,现在是时候还债了。

  如果这个时候不出兵,将重演昔日唐代的那一幕,不光汉人,就连元蒙都认为我们是背信弃义的一伙,日后无论是汉人还是元蒙得势都饶不了自己。但是出兵,那就意味着是助涨元蒙残暴大旗;眼下天下人心惶惶,百年前中原各大门派对南宋昏庸失去信心才放任元蒙改朝换代;时过境迁,眼下元蒙失德,实力已经大不如初,就目前收到消息来看,汉人各大派已经进入紧锣密鼓的备战中,汉人修真者介入战争不过是迟早问题,一旦他们参与,将会爆发出一场空前的改朝换代的血腥战争,而且就目前实力来推测,汉人正魔两道如果携手并进,孰强孰弱很难料,日后谁掌天下更难说;南疆地小民弱,百中教好不容易才有了和中原汉人大派叫板的实力,倘若此时出兵,那就意味着和天下汉人各大派为敌,不管汉人有怎样的缺点,但是有一个与生俱来的优点却是无与伦比的,那就是“数量”,打不完也杀不尽,成千上万的汉人修真者会像一股狂涛一般席卷各地,百中教这点实力目前虽优,但是一旦参与到其中和汉人那么多修真者相比就微不足道了,很快就会被淹没,到最后万一元蒙败了,自己百中教也跟着搭进去赔的倾家荡产,两手空空,那真是一觉睡回百年前了,所以很矛盾,出兵也不是、不出兵也不是。

  这次讨论大家没有商量出结果来,于是苗一雄就暂时搁置了,到最后想出了一个折中的法子,那就是回信元蒙朝廷,虚与委蛇,推脱说百中教一统南疆不久,人心不稳,所以杂事缠身,请朝廷先行平叛,待日后恰逢时机百中教必定相助,助大汗一剿叛逆。并且还耍了个“小聪明”,故意暗中派人挑起了一些小骚乱给元蒙派来的官员看,而百中教自己随后再出手装模作样的解决,不管是真是假,最起码做足了戏。

  中原汉朝的三国道尽了天下大势,现在又何其的相似。百中教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战争双方的心,苗一雄的隐忍不发不光惹得元蒙王朝大为恼火,也引起了汉人修真界的一阵侧目。接到苗一雄的回复元蒙朝廷几乎谁都认为是扯淡,你百中教自世祖忽必烈起统一南疆至今已逾百年,最近这些年不光你百中教养的肥了,羽翼丰满,更从未听闻派遣过去的官员说那里有什么所谓的“骚乱”,怎么我这边一叫你出兵你那边立刻就“骚乱”?明摆着你苗一雄是要观望,仗着距离元大都山高水远、鞭长莫及,所以就胡乱推诿,于是朝中众人又下了一道圣旨,申斥百中教数典忘祖,同时颁赏许愿,逼百中教表态。

  但是这一来一去已经过了近一年,等朝中商议出结果的时候中原各地的星星烽火已经逐渐开始燎原,战争的风雨似乎随时都会来到,不仅如此,与之一同而来的还有汉人修真界的一封文书,这封文书是出自骸谷陈奇的手笔。

  原来当万道之祖的昆仑得知百中教不买朝廷账的时候,掌门宋祁也觉察出百中教的观望中立态度,中原已经有几股起义军冒头了,但是尚不成气候,朝廷实力没有受到根本打击,军事力量依然树大根深,这就很麻烦,此时百中教这股新兴的强大势力若是响应朝廷召唤,一南一北沆瀣一气,南北两线夹击起义军那才是毁灭性的灾难,于是就意识到拉拢百中教站在自己一边是很有必要的,可当时大规模战争还没有爆发,正魔两道尚未形成联盟之势,不好直接联系,于是暗中示意陈奇所在的骸谷出面,联系百中教,摸摸口风,看看百中教能不能帮助自己这一边。

  于是骸谷陈奇就亲自手书一封,派人星夜兼程送到百中教,信中言明天下局势,同时表示骸谷和昆仑虽然一正一魔,但是都以元蒙为敌,表明誓和元蒙死战到底的决心,当然,也少不了日后颁赏许愿的种种。陈奇这封信才是苗一雄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的关键,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你元蒙远在北方蒙古草原,你就是飞,也要飞个十天半月才能到达神州大地的另一端,更兼两者之间还夹着汉人起义军的地盘,百中教才不怕你呢,苗一雄之所以敢耍小聪明除了是要给天下人看,还真有点“天高皇帝远——你奈我何”的意思,但是骸谷就不同了,他们在海洋起家,实力庞大不说,最关键的就是距离很近,走海路即可,倘若真要是动起手来他们的海盗船只要越过两广之地,顷刻之间就能三军压境,这也就是昆仑掌门宋祁的策略,他知道无论是元大都还是昆仑百中教都不一定会买账,因为元大都在北,昆仑在西,百中教在南,中间崇山峻岭,山高路远,彼此相隔十万八千里,谁怕谁啊,但是骸谷在这个问题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在东,还且还是在海上,千万战船乘风扬帆,越过一马平川的两广临海根本不费吹灰之力,这封信就是利用骸谷强大的实力逼着百中教在接下来要爆发的战争中表态,所以苗一雄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

  骸谷虽然是由大部分汉人组成的,但是百中教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以极高的规格迎接这支汉人来使队伍,骸谷派出的是人马是仅次于“十胜椅”的存在,江湖诨号“啖炎老妖”的“陈焱焱”,,却是个妙龄阴冷女子,昔日叛逃于炎枫谷的大神通者,在骸谷司任“弱冠航”第三席,“弱冠航”这个名字出自《礼记》,共有二十人组成,皆是以一挡百、杀伐乖戾的大神通者,每人座下统领三十支大型海盗船团队,记住,是团队,不是船队,这个人在以后的故事中会提及的,现在暂且不表。以陈焱焱为首来访队伍一共七人,有四个都是大神通者,剩下三个也都是分神期以上,与其说是名义上的“拜访”还不如说是示威,所以百中教让德高望重的大右祭带着三位大寨主和大寨佬率领众人百里之外迎接他们,并且设宴款待,到教内安居休息,这一点连现在的元蒙王朝来使都没有受到这般礼遇,硬要回想的话那就要追溯到忽必烈时期共谋大事的那会了,这就更是给元蒙王朝火上浇油,居然对汉人门派这么交好,明摆着是一群忘恩负义的东西。

  但是苗一雄此刻真是有苦难言,对于这件事教内口径几乎是一致的,全都表示要给予骸谷最高礼遇,因为谁都不想在这个大规模战争即将爆发的关键前夕莫名其妙的先跟骸谷拼的头破血流,那真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嘛,更何况陈焱焱这次来不光带了陈奇手书,还带了满满一大船珍宝作礼物,怎么说都是先礼后兵,于公于私不管最后如何,百中教该有的气度还是要有的,于是备足了更多的礼物准备等陈焱焱走的时候带上做回礼。对于这件事苗一雄已经做到了最大的低调,隐而不宣,但他心里明白的很,反而暗骂骸谷这帮混账害人不浅,此事给元蒙朝廷知道是早晚的,这不是把自己往火坑里推吗。

  陈焱焱只带必要的七人下船来访,剩下船上的人也都是个个修为不凡,不过他们只是驾大船由海路进入再转小船经过内陆江河到达百中教之后不下船,守护带来的礼物就好,倒也守得住南疆的异族规矩,没惹什么事情,百中教对他们自有接待不提。而陈焱焱带人入教之后苗一雄当晚就给他们盛大接风,第二天一早立刻派了几位德高望重的寨佬领着他们到南疆四处游玩,重点参观彝族的茶园,私下给他们一人一饼珍藏多年的名贵普洱茶饼,以供赏鉴。该做的都做了,除了这些是必要的礼仪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把他们打发的远远的,因为现在压在苗一雄心头上的重担就是来自手里这封由海盗王、也就是素有“天下第一大恶人”之称的陈奇手书,怎么应对这封信才是正题,于是时隔一年,教内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商议,不光是上一次的人马,还扩大了,把各寨必要的二寨主、三寨主和重要的多位寨佬全都召集了,连已经退位的但是认为有必要的都请来了,一连讨论了几天,这可是关系到百中教兴亡的大问题,必须要兼听众意、秉公而断。

  战火,已经点燃;号角,啜泣奏响,百中教此时又何去何从呢……

  


  (https://www.xddxs.net/read/2689601/49182965.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