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 革宋小说名字 > 第99章 确定伐宋战略

第99章 确定伐宋战略


  深夜,在大帐中静静等候的史天泽突然抬起头来。很难形容那种东西,外面传来的细微嘈杂声依旧,然而那嘈杂声与之前并不相同。

  没过太久,就有传令兵喜滋滋的进了大帐,“大帅,张将军已经攻破逆贼李璮的老窝!”

  “知道了。”史天泽满意的答道。虽然早知道李璮必败,然而亲自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压在史天泽心中的大石头才算是被搬开,“将李璮给我带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李璮家改成的寨子并没能扛得住回回炮的攻击,张弘范从倒塌的大洞中钻进去,就听到里面已经没了喊杀声。想来李璮最后的族人都被杀光了。不过张弘范也有些好奇,他并没听到女人的惊叫或者求饶的声音。此时留在李璮身边的女子们相貌大概都是不差的,热血上头士兵们大概不会放过这些女子。

  此时院子里面灯火通明,李璮用砖石把大门牢牢封死,蒙古军正在把砖石拆下。扫视巨大院落之时,就见十几名士兵抬着一个人出来。为首的军官看到张弘范,立刻欣喜的奔来,“少将军,我们抓到李璮啦!”

  “死的活的?”张弘范对此很是在意。

  军官抓到李璮,此时满脸笑容的回禀,“那厮正在上吊,我们把他解下来的时候,还没死透。不过现在大概也只剩了半条命。”

  “好!”张弘范也颇为欢喜,其实李璮的生死并不重要,但是活捉给人感觉更好。

  “不过我们进去的时候,李璮已经把他家的女人都给杀了。怪可惜的。”立功军官有些遗憾的叙说着他见到的惨状。

  这个禀告让张弘范理解了为何此时没听到女人的尖叫,原来不是他的部下改性了,而是没有活着的女人让他们动手而已。张弘范也没有就这个话题开玩笑,他命道:“把李璮送去给史大帅。”

  带着李璮到了史天泽的大帐外,张弘范讶异的见到史天泽竟然出来迎接。人高马大的李璮被绳捆锁绑拖到史天泽面前,史天泽带着胜利者的嘲讽的在众将面前问道:“李璮,你为何要谋反?”

  李璮此时终于从差点吊死的状态下恢复过来,听了史天泽这装模作样的话之后,李璮高高抬起惨白的面孔,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到此时竟然还能笑出声,张弘范觉得李璮很有胆。死只是早晚的事情,激怒了俘获李璮的史天泽,活罪可就难受呢。

  正在思考,张弘范就听到李璮收住笑声,大声说道:“我之所以要造反,就是因为你史天泽告诉我说,我举起旗子,你就要到我旗前追随我一起造……”

  对于李璮的这番话,张弘范听过很多次,也就无所谓了。然而张弘范惊讶的看到,就在李璮指责史天泽的时候,史天泽走上去,左手捂住李璮的嘴,右手从腰中抽出一把防身匕首,一匕首就捅进了李璮的左胸胸口。后有强壮的军士按住,前有健壮的史天泽捂嘴兼刺胸,金国末年延续到现在的汉军世侯中势力最大的李璮随即一命呜呜。

  张弘范微微叹口气。史天泽出手极为迅捷,一看就是为了让李璮永远闭嘴。之所以这么做,大概就是因为李璮说的是真话。想到这里,张弘范忍不住开始担心自家的老爹有没有如同史天泽一样与李璮勾结过。这件事只有等他带兵回到大都才能询问他父亲。

  李璮被剿灭的消息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往大都。送好消息的事情总不用太着急,蒙古大汗忽必烈总算是一大早上朝之后才听闻此事。众臣都面露喜色,可众臣发现忽必烈的脸色并没有显得特别高兴,他只是对身边紧张关注的汉臣姚枢说道:“你说的果然没错。”

  姚枢露出了一个谦虚笑容。忽必烈在两年前问过姚枢,李璮会采取什么造反战略。姚枢斩钉截铁的告诉忽必烈,李璮造反必然采取攻下济南,等待各路汉军世侯前去与李璮会盟的下下策。那时候姚枢身为蒙古汉臣中冉冉升起的新星,对自己的判断极有信心。

  现在姚枢已经是蒙古汉臣里面地位甚高的一位,作为汉臣中的一份子,姚枢开始觉得自己当时的话真的不合时宜。什么叫‘等待各路汉军世侯前去会盟’,姚枢现在无比痛恨自己自己的轻佻。当时他的发言简直是在自己的脖子上套上绞索,将自己完全放倒了汉军世侯的对立面上。

  但此时不能不说话,姚枢心念一动,就谨慎的说道:“大汗,诸位将军精忠报国,剿灭逆贼李璮。这功劳着实值得嘉奖。”

  “嗯。”忽必烈应了一声,他看上去还不是非常高兴,“的确值得嘉奖。我蒙古拥有金国旧地之后,蒙古军与汉军世侯的诸军还是分开来打仗,所以蒙古大臣与汉人大臣颇为隔绝。现在便将汉军编入我的亲军。汉臣与蒙古大臣能多结交,汉军与蒙古军也能一同打仗。蒙古亲军的军饷比汉军可要多呢。”

  诸位大臣都是人精,汉军世侯原本都是一地的军阀,只是因为打不过蒙古军才降服。而蒙古立国初期,汉军世侯享有比较独立的特权,只是向金帐设在和林的蒙古大汗承担义务。现在忽必烈把金帐迁到旧汉地的大都,各个制度也完全采取汉人旧制,削藩势在必行。众人没想到忽必烈居然在此时采取这样的政策。

  其他人没说话,忽必烈最器重的汉臣儒生郝经上前一步大声说道:“陛下此举极为恰当,不仅合圣人旧制,更让君臣之间再无芥蒂。”

  即便在当下局面不得不同意忽必烈的要求,一众汉军世侯以及与汉军世侯关系很好的汉臣都心里面不爽。他们的军队,他们的领地,一度都归这帮人所有,他们在领地上就是活生生的土皇帝。忽必烈的命令执行之后,这帮人就变成了忽必烈的臣子,他们所有的一切都来自皇帝忽必烈以及忽必烈认同的制度。他们自己从地方上最重要的土皇帝变成完全可以随时替换的臣下。

  姚枢完全能明白这帮人的想法,然而此次他闭嘴不言。在李璮那次用词不够讲究已经让姚枢深以为戒,在没有说话必要的时候,他决定谨言慎行。嘴上不说话,姚枢心里面对郝经真的非常佩服。郝经不愧是重臣,也是忠臣。这番话已经是完全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只是要把汉家政治理念彻底贯彻。

  文臣表态了,汉军世侯张柔立刻出列说道:“陛下,臣以为陛下所命极对。不过对直沽寨的宋军该如何处置,原先不清楚李璮的情况,我们怕有埋伏变动。现在李璮既然已经覆灭,我等可派遣骑兵困住直沽寨,并且调动水军迎击宋军。”

  姚枢觉得张柔的判断很对,收回汉军世侯的权力可以慢慢来,这么直接表达立场已经不那么重要。汉军世侯是不是高兴,那根本不重要。只要看到对面的那些蒙古大臣,汉臣就知道忽必烈完全可以没有汉臣相助。仅仅是蒙古众臣以及他们带领的军队就足以镇压整个金国旧地。此时能转移矛盾的最好对象莫过于突然渡海袭击的宋军。

  虽然片刻之前姚枢就觉得自己不能再激动的发言,然而姚枢真到了有自己想法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陛下,让汉军世侯执行陛下所命,一名使者即可。然宋军几十年来与我大蒙古战乱不休,看来宋国决不会答应称臣纳贡。现在宋国还派兵渡海攻打燕地。与其这样时时刻刻被宋军骚扰,不如南下伐宋。一举断绝后患。”

  看到姚枢提出南下的战略,汉军世侯张柔立刻表态,“陛下,臣以为正该如此。”

  七十多岁的张柔代表服从忽必烈的汉军世侯,他一开腔,那帮明白其中道理的汉军世侯们立刻附和,不明白其中道理的汉军世侯也立刻根据经验来附和。

  汉人文官们不希望汉军世侯遭到直接打击,如果大汗忽必烈能够采取南下政策,那就意味着汉军世侯可以通过灭宋立下战功,以功劳稳固住他们的地位。而且文官们也能够有更多地盘可以控制。窦默等文官纷纷赞同姚枢的建议。

  在一众激烈的主战声音中,郝经再次站了出来,他慨然说道:“陛下,我朝已经征战四十年,民力极为凋敝。宋国之所以如此,不过是贾似道贪功,意图稳住相位。若是陛下肯派使者前去宋国议和,宋国知我朝仁厚,想来也会答应休兵。”

  郝经一直是个主和派,姚枢对郝经的坚持很佩服,不过此时他立刻站出来反驳道:“郝平章,你上次前去宋国让他们称臣、割地、纳贡。宋国可否答应。你怎么确定这次宋国就会答应?”

  遭到姚枢这般嘲讽,郝经自己也清楚以宋国现在的情况并不可能答应称臣割地的条件,姚枢的嘲讽也算是抓住了重点。然而郝经并没有放弃,他不去看姚枢,而是对着忽必烈继续说道:“陛下,国虽大,好战必亡,忘战必危。我朝此时需停止战事,休养生息。若是宋国先攻打我朝,我朝昭告天下,令万民皆知我朝仁义。那时候吊民伐罪,当可成就德行。”

  “笑话!”姚枢忍不住打断了郝经的话,“战事一起,谁知道何人先动手。郝平章,你这是迂腐。”

  郝经扭头看向姚枢,他的目光表情里面没有丝毫不满,某种内在的坚持让郝经神色肃穆庄严。“这不是迂腐,这是仁义。仁义不是让别人信,我等儒生自己若是都不信仁义,就算口灿莲花又有何用?”

  姚枢知道郝经是真的喜欢读书,也有自己的想法,可他没想到郝经居然在蒙古的朝堂上真的相信蒙古能够实施仁义。对这样坚持理念的人,姚枢觉得又是想笑,又忍不住想佩服一下。

  忽必烈听众臣的争论居然到了道德水准,他开口了,“前几日我们已经在樊城外置榷场,在鹿门山修筑了土墙,在白鹤修筑起了堡垒。只等汉军世侯们回大都,就整顿兵马准备攻下樊城与襄阳。一旦破了这里,宋国覆灭不过旦夕之间。至于直沽寨,宋军大概没办法将他们的船只开到岸上。只要有骑兵驻守,那都是小事。”

  郝经知道忽必烈是主战的,每次讨论仁义,忽必烈的确比较认同。可一旦把战争与仁义挂钩的时候,忽必烈就露出烦不胜烦的神色。不管郝经多么希望忽必烈能够认同并接受汉人明君的标准,忽必烈却坚持着自己的蒙古本色。

  既然忽必烈已经将他全部盘算都对众臣说出,那就说明南下灭宋已经是忽必烈考虑完成的战略。郝经神色黯然,他一点都不像接受这样的结果。却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结果。

  除了郝经这么一个和平派之外,汉军世侯们欢喜的表示愿意支持大汗忽必烈的战略。蒙古最重战功,只要有战功,汉军世侯还是忽必烈手下的重臣。文臣们也非常满意,虽然他们现在还没办法把蒙古与汉人传统王朝做一个对比,但是能消灭南边宋国的话,蒙古自然而然就一统华夏。那时候自然就可以从理论上解决蒙古与中华的关系问题。这帮以儒生自居的汉臣们也可以抹掉他们在学术上的心理不安。

  至于蒙古大臣,他们的态度就简单的多。全天下都是蒙古的牧场,是否南下伐宋根本不是问题。大汗下令之后,蒙古军出动就好。

  仿佛是要迎合此时忽必烈的命令,有新消息送来。宋军放弃了直沽寨,撤上了他们的船离开了直沽寨。听了最新的情报,忽必烈笑道:“他们倒是不笨呢。”

  这是真正的赞赏,久经战争的忽必烈很认同宋军的选择。若是继续待在直沽寨,宋军要走的之后只怕并不容易。


  (https://www.xddxs.net/read/2685918/381701524.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