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 迷失在一六二九最新章节 > 四八十 广州模式

四八十 广州模式


  四八十广州模式

  “我晕……你找了个日本的建筑师?”

  不久之后,庞雨便见到了那个为刘明强负责土建工程的建筑工匠,对方虽然能说中文,穿着也完全中国化了。但习惯于跪坐的姿势,以及只要一交谈就趴在地上“哈伊哈伊”的语法,都明白无误说明了他的身份来历。

  “你别看他长的猥琐,这家伙的父亲曾经给丰臣秀吉都造过房子呢”

  刘明强的话让庞雨等人吃了一惊,又仔细询问一番,原来这位名叫高桥的匠师家里却是建筑世家,最擅长营造城市——当然是按日本标准的城市,在中原只能算寨子。

  他的父辈曾经在那位太阁丰臣秀吉修建大阪城时出过力,还是日本颇有名气的筑城大工匠呢。不过随着丰臣家的覆亡,德川幕府的崛起,整个日本被一家所统治。幕府将军不允许各地再建造高大雄伟的天守阁,以免有人据城叛乱。

  高桥家也因此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家族成员不得不四处流散,各自寻找生计。这一位来到大明,从宁波府一路南下,辗转来到广州,在这里居住了十多年,语言和生活习俗方面已经能够融入中原了。

  靠着一手不错的技艺,高桥在广州混得还可以,这里毕竟是经常和夷人交易的地区,对于倭人工匠与和式风格不象其它地方那么排斥。不过在高桥心目中,却一直抱着想要在大明本土建起一座宏伟天守阁的梦想,只是以大明朝远比日本更加统一化的严格制度,他的这个念头明显属于妄想。

  ——直到他碰上了小胖子刘明强。

  刘明强就是一普普通通现代小市民,小学时曾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到市政府去举着小红旗欢迎过日本友人。到长大了却也参加过反日游行。平时玩玩光荣游戏,看日剧**津津有味,但看到别人在烧药膏旗也一样会大声欢呼……他没什么太强烈的民族观念,一切但凭自己的心意。只要没被直接欺负到头上,他对日本人,西洋人,都无成见。

  当时小胖子正需要为自己建造一座坚固的庄园,而高桥正善于建设这种小规模城寨,并且很想建——两人一拍即合。刘明强拨给他需要的金钱和劳力,高桥则为其充分贡献自己的经验与智慧。再加上当地官府和百姓对于曾经朝广州城里丢过炮弹的短毛都心怀畏惧,即使看到这座古怪东西明显逾制也没敢阻拦——当然了,这和小胖子舍得花钱也有关系。

  正是在几方面的通力合作之下,才能在半年内把一座“高层”建筑给树立起来。当然规模不大——庞雨他们进去参观了一下,名义上是七层,实际第一第二层是土石基础,第六第七基本只能算阁楼,要猫着腰才能钻上楼梯,真正比较宽敞能住人的也就三层,按庞雨这个现代建筑师比较挑剔的观点,这只能算是一座地基比较高的三层独栋小别墅。

  当然了,能在十七世纪的广州**拥有一幢小别墅毕竟是值得庆贺的事情,刘明强很自豪的在以主人身份天守阁上招待了解席等人。并把高桥匠师介绍给他们——因为这位高桥君听说他们将去山东大兴土木,遂自告奋勇,想要跟到威海去继续他兴建更大,更宏伟天守阁的梦想。

  “我这边的房子毕竟属于民宅,不好造得太过于高大。但你们那边可不同了,本身就有军事防御的要求,又有更多的人力和资源,不妨用他的设计好了,我觉得这种形势很适合造城堡的。”

  刘明强很热心的向这边推荐,而高桥本人也在旁边“哈伊哈伊”鞠躬不已,态度很是诚恳。但庞雨和解席互相看看,两人都不约而同摇了摇头。

  ——威海卫将来是要作为军事基地使用,其布局规划岂能让一个外人来设计解席当着那日本人的面没好意思说,转过头却把刘明强好好埋怨了一通。而庞雨之所以不赞同主要是在感受上——前头还有人主张要把舰队取名为北洋呢,你这里倒在威海基地建一座天守阁出来?这不是自找麻烦么。况且自从戚继光在登州水寨练兵开始,山东人民就一直处在抗倭斗争的最前线,他们可不像南方人这么包容。

  虽说天守阁这种建筑类型在这个年代确实很适合作为堡垒使用,但在他们现代人眼里,效果比它好的构造形式还有很多,没必要平白无故惹人诟病。于是他们很客气的谢绝了那位高桥匠师的毛遂自荐,让后者很有些怅然若失的样子。不过这日本人一旦打定主意还真是锲而不舍。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庞雨等人在台湾岛上又看到了他的身影——高桥居然跑去为郑家修造城堡了。

  接受日本文化熏陶很深的郑芝虎对于天守阁这种建筑形式完全没有排斥感,很高兴地把他们郑家在台湾岛上几处据点都搞成了日本风格,其中最大最显眼的便是主城堡,清一色的天守阁样式,为首那座规模据说甚至要超过丰臣秀吉举全日本之力修建的大阪城主天守阁——因为郑家已经向琼海军学会了烧制水泥和使用滑轮组提升装置,建筑技术比十六世纪末的日本强多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

  刘明强手下当前雇的人手不少,当然不可能跟他一起挤在一座城堡里,因此在他的天守阁旁边还有一座“城下町”。不过这座村子完全是按琼海军移民村标准修建的,用的房子也是那种快速装配的组合式木屋——当初琼海镇从山东大量移民的时候经过广州,刘明强打听到土建部门专门为这些移民准备了只要半天功夫就能搭建起来的简易住宅,二话没说立即打电报回来订购一批,连地形布置图都是参照移民村修建,在吴南海等人眼里看起来就非常亲切。

  不过广州这里没那么多荒地可供开垦,周围田亩大都有主了,所以小刘安置到村子里的人多为商铺员工和纱厂工人——刘明强在接手程忠的买卖以后立即扩大经营范围,除了原先的粮食和白糖交易,以及私下里的食盐买卖,也开始售卖各种工业制成品。而且他不仅仅光是从海南岛上运货过来卖,也打算自己收购原材料搞生产。当然太高精尖的东西搞不了,只在靠近珠江旁边建了一座纱厂,利用水力纺纱,倒也干得有声有色。

  在此后两天的时间内,茱莉,吴南海,秦石青等人对于刘明强所主持的“琼海贸易公司广州分部”的各方面都进行了考察和了解,普遍认为小胖子干得很不错。虽然在具体项目上还不如海南岛总部那边细致高档,但已经在贸易,耕作,以及制造业等方面逐步走属于自己的道路了。

  而随着贸易公司分部在广州的经营范围日益扩大,来自海南琼州的各类货物和生活习惯也在越来越深入的改变着这座城市。保温瓶的热销只是其中一个很小侧影,琼州货在当地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口碑。

  一方面,诸如保温瓶,玻璃镜,玻璃器皿,骨瓷器具等高档商品已经被本地上层人士看作不可或缺之物;而另一方面,较为廉价的各类铁制器具,布匹,以及白糖,食盐等大宗商品也在民间卖得非常好。琼州货同时拥有高档奢侈的品牌和实用方便的口碑,这在商业模式中可是不多见的。

  茱莉对这样的局面很满意,并迅速确立了新的目标:

  “下一步,我们将要逐渐向内陆扩张”

  要做到这一点,光靠穿越众自己是不行的——他们愿意去的也就是沿海地区,随时能得到后方支持的区域。再往内陆,危险与辛苦都会大大增加,除了张申岳这种理想主义者,怕是没人愿意去吃那份苦头了。

  对那些自己人不愿涉足的地方,贸易公司依然是采取合作分销的方式,把货物用代理形式分包给明朝本地商家,让他们到内陆去销售。刘明强在广州这边也是采取的这种模式——如果不是让本地商家同样获得了利益,以贸易公司这种什么都卖,什么客源都能抢光的可怕能力,恐怕早就遭遇到地方势力的强力抵制了。

  不过眼下问题还不大,广州府商家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与贸易公司形成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大家有钱一起赚,共同利益乃是消除矛盾的最佳手段。而在不远的将来,这种“广州模式”将被复制到其它短毛据点,并发挥出巨大的辐射作用。

  ——广州,宁波,上海,淮安,威海,天津……围绕着大明王朝的东南海岸,琼海军正在逐渐织起一张商业与贸易之网,向明帝国提供优质的商品,以及先进理念。

  但是这张网能够把大明王朝从快要覆灭的泥潭里拉出来吗?

  谁也不知道。

  哎,眼看着月票名次一点点往下跌啊。

  中旬了,朋友们有月票吗?

  求月票{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https://www.xddxs.net/read/2635432/42784771.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