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吴庸变法
位于蛮城西北方向,约莫三十里外,隐藏在杂草丛中的一座古老祭坛倏然发出一团璀璨的光芒。
片刻后,数千道光影纷纷从古老祭台内闪现而出,继而密密麻麻的遍布在祭坛周围。
帝辛望着四周的景色,瞧着高悬在白云之中的骄阳,一种恍若隔世般的感觉,蓦然浮上心头。
“这里是哪啊?怎么天空的颜色不太一样?”道界中的土著们一脸惊诧,带着好奇和恐惧的目光,打量着四周新鲜的景象。
“这里是九州,为一片富庶繁华之地,天空的那颗橘红色的圆形物体名曰太阳,等到了晚上,还会有月亮出现﹍﹍”帝辛笑着指了指高空中的骄阳,朗声说道。
帝辛等人在道界内共找到了三座传送法阵,帝辛则带着第一批道界里的土著,约莫近万人,称作其中一个传送法阵,抵达了这里,另有两座传送法阵,分别由陈桐、吴狗儿和朱威亲自押送,距离这里应该不会太远。
由三十名虎部将士押解着道界里的土著,快速地朝着约定的地点,蛮城方向前进,在半路上,三路大军很快汇合在了一起,押送着十几万道界土著,朝着蛮城方向而去。
约莫两个时辰后,众人步行抵达了蛮城,子期、辛五、陈梧连忙出城迎接。
“参见世子殿下!”众人齐声朝拜。
随后,帝辛命令把这十几万百姓妥善安置,便随着陈梧、陈桐和子期等人,来到了蛮城的临时议政厅,简短的把自己进入道界的情况陈诉了一遍。
“好啊,有这十几万百姓,咱们又可以多武装起大概四万名士兵了,特别这群百姓对五弟你视若神明,足以保证他们的忠诚。”子期满脸兴奋的拍了一掌。
“没错,这群人之前大多数都经历过一些基础的军事训练,可谓是全民皆兵,稍加训练,就又是一支精兵悍将。”陈桐点了点头。
众人接着又议论了一番,关于这批百姓的处置问题,最终议论出了两个方案,并争论不休起来,各有各的理。
一方说,把这批百姓直接迁入郝城,稀释七大豪族对郝城的影响和控制力,另一方说,把这批百姓就地安置,用来开垦蛮林的土地,以蛮城为中心,把整个蛮林打造成八部玄甲军的大本营,等积攒下足够的实力,便发兵郝城,清剿七大豪族。
其实,不论是哪一方观点,都是老成谋国的上上之策。
然而,这两个方案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耗时太久了,比如第一个方案,是用道界的土著通过与郝城本地人口的接触、通婚等方式,再加上帝辛等人背后的推波助澜,把固有的盘根错节的势力打乱。
不过,七大豪族必然不会坐以待毙,会抓住人排外的心理,针对道界土著,使得两种截然不同的群体形成明显的对立,而两种群体互相磨合,在慢慢接受这其中的过程,必然是漫长的,而且这其中还少不了帝辛背后的助力。
太麻烦!
“此事我已经有决议,暂时把这批百姓就地安置,开垦蛮林的荒田,每人平均分配三十亩田地,第一年免除税收,并对这批百姓当中的青壮年进行征兵,待遇从优﹍﹍就这样吧。”帝辛有条不紊的沉声道。
见到帝辛心中已有注意,众人只能抱拳应诺。
“对了,速叫吴庸到蛮城来见我,同时把咱们在郝城郊外的军营迁到这里来。”帝辛接着又说。
陈梧笑着说道,“臣也有此意,这座城池城高墙后,后山又有数座现成的粮仓,又是如此的易守难攻,当作兵营再适合不过了。”
“在五弟探寻造化古洞府时,我就听说吴庸先生一直在军营里奋笔疾书,片刻没有懈怠,现在关于改革变法的良策已经出炉,正等着世子殿下校阅呢。”子期笑道。
“哦,是吗?如果吴庸真有大才,我必会重用他。”帝辛淡然的点了点头。
之前与吴庸谈话,不过是纸上谈兵,唯有方案出炉,进行落实之后,才能分辨出此人才学的真假。
“对了,我听说完颜的大儿子,完颜可可,在距离这里约莫六十里处,建立了所谓的大也韩国?如果没事的话,陈梧,陈桐,你俩就率兵灭了他,把他的尸首与他老子一同安葬。”忽然想起一件事,帝辛说道。
听后,陈梧立马抱拳道,“殿下,臣这几日早已磨砺好了兵马,正等着世子殿下一句话,就出兵灭了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国!”
“需谨慎,哪怕咱们兵马占据绝对的优势,但须知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帝辛告诫。
陈梧点了点头,道了一声是。
一日后,吴庸在数十名骑兵护送下,来到了一片略有人烟的蛮荒之地,蛮林地界。
在一天的功夫后,帝辛先后进行了三次动员,以宗教、以利益等方面,充分激发了这批土著的积极性,开始了一番热火朝天的开垦运动。
到处都是勤劳的百姓,挥着锄头,抛洒下汗水,热火朝天的开垦育苗的身影。
一路走来,吴庸惊奇地看着这一幕幕,这哪里是一片蛮荒之地啊?分明就是一片生机盎然,充满朝气蓬勃的土地啊!
而且,从这批百姓脸上看到的不是压迫的阴郁,而是满足的笑意和喜悦之情,人人都在为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世子殿下大才啊﹍﹍”吴庸由衷的惊叹,脸上也浮现出一抹真挚的钦佩之色。
吴庸不晓得帝辛时如何凭空变出的这十几万百姓,但他却知道,这十几万百姓,无疑是解开郝国这盘死局的一把钥匙,若用的好,胜过数十次见血的刀兵。
匆匆地赶往蛮城,吴庸面见了帝辛,并双手递上了历时十五天的关于变法改革的方案。
这套方案,首当其中的就是军功授爵制度。
这套军功爵制主要包括两项内容:其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这就是说凡立有军功者,不问出身门第、阶级和阶层,都可以享受爵禄。军功是接受爵禄赏赐的最必要条件。其二,“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这是取消宗室贵族所享有的世袭特权,他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仅凭血缘关系,即“属籍“,就可以获得高官厚禄和爵位封邑。
在夏商周三朝,乃至后世的春秋时期,列国普遍存在“世卿世禄“制度。即为国家在选拔人才,包括军事将领时,实行“亲亲尊尊“路线,主要在奴隶主贵族中选取。平日村社各级首领,战时也就是各级军官。战场上军功一录于村社首领名下,普通士兵无论在战争中立下多大功劳都被看作是因村社土地关系而产生的义务,军功不会改变他们的社会地位。
颇有些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关系,即为的不公平,也调动不起百姓参军的积极性和敢战、善战的武风。
在后世战国时期,列国所推行的这套变法运动,有力地打击了旧贵族特权,从根本上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以军功受爵的新贵族取代了原有的旧势力贵族,为朝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制度做好了有力的铺垫。
这套制度无疑是超前的,但在上一世,帝辛也曾不知一次动过变法的心思,从本质上也是打击旧贵族的势力,与吴庸这套变法方案可谓是不谋而合,只不过没有他这么全面和缜密。
“若上一世,我能得吴庸这般的大才,何至于﹍﹍”详细地阅览完这套变法方案后,帝辛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犹记得上一世,他身死国灭,不屈的残缺意志飘荡在人世间数百年,亲眼见证了西周的兴盛,到东周的没落,乃至诸侯国彼此混战﹍﹍
有了上一世大商灭亡和西周衰败的教训,此生帝辛更加坚定了变法图强的决心,不论是谁,不论是何方势力,都无法阻拦他复兴大商,改革制度的勇气和意志!!
少许,帝辛结合上一世亲眼目睹春秋各国关于军功授爵的特点和条例,对这套方案进行了一些改动。
君臣之间商议了足有四个时辰,直到天亮,这才意犹未尽的结束了这场讨论。
“留下来,陪我吃顿早饭吧。”望着神色略显疲累的吴庸,帝辛微笑的拉着他的胳膊,不由分说的来到侧室。
吴庸一怔,略微沉吟,也就仍有帝辛拉着,并没有拒绝。
早餐很简朴,不过是几个肉包子和一碗清粥,外加三叠咸菜。
但这顿饭,不论是帝辛还是吴庸,都吃得津津有味。
对于帝辛来说,能遇见一位治国大才,实乃人生中最大的幸事,而对于吴庸来说,能遇见一位知人善用的明主,也不枉自己满腹经纶和近二十年的苦苦等待。
男人嘛,都渴望功成名就,希冀能遇见一位明主,闯荡出一番大事业。
然而,本地豪族虽不缺精明之人,但却人人刚愎自用,安于现状。
吴庸这套改革,改的是什么人?首当其冲就是他们这群大奴隶主旧贵族!
不等吴庸施展满腔的抱负,说不定就会被抓起来,直接就咔嚓了。
(https://www.xddxs.net/read/2632442/404064267.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