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0
:高建武蛋疼听了这个问题,张承等藏兵谷主事之人神色一黯,张承顿了顿,长叹一声道:“我们祖祖辈辈是汉人,祖坟与亲人都大中原。这落叶尚且归根,更何况是人呢?我们又怎能不想,谁又不想?只是回去又能怎么样,败军之将,连自己都无法安心,又有如何有颜面面对家乡父老。不如在这里呆着,将功赎罪,立了大功才回去。只可惜我们一等就是多年,想不到时过境迁,天下大变,连故国都灭了。”
秦风闻言肃然起敬,恍然明白藏兵谷的意义了,张承为首的藏兵谷与楚怀忠的忠义城一样,他们并不是被动的被高句丽逼在太白山上,而是再等,再等机会复仇,意图与攻伐高句丽的兵卒里应外合。
藏兵谷是用来藏兵的,他们自始至终都是军人。
了解到藏兵谷这伙人的最终心意,秦风肃然起敬之余,也为他们而感到遗憾。
世事无常,因为杨广这个奇葩的存在,隋朝在巅峰时期直线陨落,依靠嫁到突厥的义成公主的关系,在突厥的庇佑下,勉强维持着国祚,哪里还有能力征伐高句丽?
高句丽这地方穷山恶水,民风彪悍,地势又极为险恶。中原王朝想要征伐少不得劳师动众,没有一定实力,出兵高句丽就是空谈。隋末大动乱,中原元气大伤,天下人口锐减四分之三,实力甚至不如突厥。
张承想到达到目的,没有十几二十年的等候,怕是奢望。当然这是依照历史进程来看的,不过现在多了他这个未知的变数,一切就不好说了。
“今时不同往日,经过群雄逐鹿,天下固然一统,却是百废待兴,需要经过休养调整。征伐高句丽是必然的,短期内却不大可能。”秦风婉转的说了自己的意思。
张承得知天下易主,也与楚怀忠有过交流,也有这个心理准备,但是听新朝的重将如此说来,还是有些黯然加迷茫:这些年的等候为得是什么?
但听到秦风最后的话,精神却是一震,道:“将军真的肯定大唐会兵伐高句丽?”
秦风点头万分肯定的道:“这是必然!自汉武帝置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起,东北就是我汉人的领土。如今让高句丽、新罗、百济瓜分,怎么着也要拿回来才是,不然我们又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以及牺牲在这片大地上的百万同胞?”
张承表情一喜,似乎重新有了动力与活力,已经等了十多二十年了,一切都已经习惯,又何妨多等几年。他大声道:“回头我会通知族人,若他们愿意返回,我会送上盘缠,任由他们离去。至于我是不走了,我的战友同胞都倒在了这片土地上,我要给他们报仇。日后大唐东征高句丽的时候,只要我张承还活着,我就会给你们充当向导,充当你们的开路先锋。”
“好,快人快语,我等的就是张将军这句话。”目的已经达成,秦风也没在再提此事,也没有深入探讨,他跟张承终究不熟,只能选择尊重他的决定。
不过,在之后的迁徙中,藏兵谷的让遣送回故土人员就高达了八成,倒不是藏兵谷的人贪生怕死,而是亲眷与老弱病残就占据了这么大的数目,最终剩下的也有两一千八百多人,这么大的比例,也可见藏兵谷当初是何等的艰难。
由于他们没有接受秦风新式训练法,秦风怕他们误了自己的大事,所以,此事行动没有让藏兵谷的人员参与,只是他万万想不到,在自己兵员最为短缺的时候,张承他们在关键时刻来了,人数虽然不多,但多了这一千八百人,秦风可以做很多事情了,最少,他的亲卫可以释放出来了。
“张承见过大将军!”张承一如当初那般严肃,不过,他的精气神却远非当日可比,可见,在过来的你路上,他已听到秦风等人的行动与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了吧
“张将军请坐!”
“谢大将军。”
待张承落坐,秦风不客套的说道:“张将军,想必仇将军与侯先生也与你说了我的计划吧。”
“是的!”张承点了点头,他有些坐不住的请命道:“大将军,藏兵谷的兄弟虽不如虎贲军、忠义军,可大家都不是怕死之人,都愿意出来为死难的兄弟报仇,还请大将军不要嫌弃。”
“嫌弃?哈哈……”秦风大笑道:“怎么会嫌弃,张将军此来,可是帮了我的大忙呐。”迎着张承不解的目光,秦风道:“我现在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人。实不相瞒,我打算借助这千古良机,一举收复辽水以北的广袤土壤,以前,我不敢奢望,可现在不同了,因为我们手里有高建武,他是贪生怕死的小人,这小人可以帮我们不少大忙,嘿嘿,他现在可是成了我们的人了,在不遗余力的帮助我们去夺各大城池与战略要地的兵权呢?那些城主恐怕做梦也不会想到,去与他们交接的是我们大唐的人,而他们的王会甘心情愿的出卖着高句丽的主权吧。”
“张承愿意为大唐效命,还请大将军一令吧,末将现在是一刻都呆不住了。”听了秦风的计划,张承热血沸腾,主动请战。
“好汉子,既如此。那我就让高建武给你一道旨意,去接手辽水的防务,务必将那边给我稳住。”秦风说道了这儿,郑重道:“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我让侯先生去协助将军,遇到了什么事儿,也好有个商量的人。除此之外,我把我的五百亲卫调与你。有什么事儿,只管下令即可,不过,亲卫的作战方式与众不同,还请张将军不要干涉他们行事的过程,你只需要结果即可。”
“末将领命!”张承不但不怕,反而是斗志昂扬,而后与侯忠一道离开。
有了高建武这个“内奸”的帮助,唐军各位大小将领手执“圣旨”轻而易举的接手了北高句丽各大要塞、要地的防务。至于高句丽的主将、城主们也很开心,毕竟,他们升迁了,由地方官摇身一变,成为了京官,成为京官,天天面对着他们的王,也意味着将有更多升迁的机会,人这一世,无非就是名利、权柄,一些人虽然疑惑,可是升了职了,这没理由不高兴,没理由不赴任对吧?
于是,这些官员做好交接之后,高高兴兴、开开心心的前往国内城上任去了,只是利令智昏的他们听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祸福相依”的道理,收拾行礼上路的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这将是他们生命或许是仕途的终结点。
这也怨不得高句丽的城主、将军们,谁能想到自己的国君会与敌人串通一气来坑害他们这些对王室忠心耿耿的文武百官呢?
也不是所有去接手防备的将领都顺利,比如说,去玄的薛仁贵就遇到了麻烦。因这玄郡的郡守是有一个比较有头脑的人。
此人名叫高延寿,是高句丽的王室贵族里难得一见的人才。他深受高建武兄弟的重用,常年镇守玄郡,他在职时期兢兢业业,为高氏王朝打造出了一个富饶的大郡。乙支文德生前之所以不敢与高建武彻底撕开一切的对着干,他顾虑的正是此人。高延寿为官清廉,又有统兵之能,在北高句丽很有声望,他手握三万精兵,说是高氏王朝最后的定海神针亦不过过。
薛仁贵早闻高延寿之名,所以才亲自带上了一千虎贲军、五百忠义军以化整为零的方式潜到玄城百里开外的密林中,然后,派出一个名叫陈锐的忠义军将领去诈城。陈锐精明能干,是忠义军最数得上号的人物,他生活在高句丽多年,对于高句丽的习俗、语言了然于胸,在与高延会面时,也没有露出破绽,可坏就坏在高延寿不但是高建武的心腹重臣,而且是高建武的发小、知己。他对于高建武手下的重臣重将了然于胸,而陈锐显然是他从未听说过的人物,开始他以为陈锐是平民出身,见一个平民出身的人物竟尔来接手他倾注了十多二十年心血的玄郡,直把他气得怒火中烧、勃然大怒。
高句丽的门阀情况较之中原的南北朝更加严重,各大世家掌控着绝大部分的兵权,在各自的封地便如地方王侯,对于中央的政治治理阳奉阴违。也因如此,高建武才有“削藩”的心思,也是如此为门阀重臣反戈一击,先一步丢了性命。
高句丽最初的贵族分为五部,有涓奴部、绝奴部、顺奴部、灌奴部、桂娄部,根据地域的分布又简称内部、东部、南部、北部、西部五大世家。五个最大部落并不是平起平坐的,而是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王室所在的桂娄部,第二等级为涓奴部和绝奴部,第三等级则是顺奴部与灌奴部。
(https://www.xddxs.net/read/2630687/441437252.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