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盘点江山(一)
接着,刘禅开始指点江山,盘点天下的形势。
东汉帝国末年政治腐败,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汉灵帝荒废朝政,日夜笙歌,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最后宦官推翻外戚窦氏并软禁窦太后,夺得大权。
皇族地主豪强霸占土地,苛捐杂税,残酷剥削,使之出现“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加上旱灾、蝗灾等天灾不断,致使广大农民生活贫困,倾家荡产,“流离沟壑,嫁妻卖子”,到处出现“地广而不得耕,民矢而无所食”的凄凉景象。
老百姓受尽磨难,民不聊生,水深火热,苦不堪言,怨声载道,国势衰落。
在朝政腐败和天灾的双重压迫之下,叛乱有了广大的市场,张角煽动百姓,发动志在改朝换代的“黄巾起义”。公元184年,冀州农民在张角领导下首先起义,接着颍川和南阳等地农民起来响应,“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在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面前,帝国军队闻风丧胆,不堪一击,从此天下大乱。
各地豪强地主武装乘机扩大势力,强占地盘,争相割据,“务相兼并以自强大”。
公孙度占据辽东;刘虞、公孙瓒先后占据幽州;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和并州;曹操占据兖州;孙策占据江东;袁术先占据南阳,后占据扬州一部分;刘表占据荆州;刘焉占据益州;张鲁占据汉中;陶谦、刘备、吕布先后占据徐州;董卓、李傕等先后占据司隶;马腾、韩遂占据凉州;张绣占据宛。
而后董卓入朝乱政,废少帝,立献帝,后又杀太后及少帝,自称太师,专擅朝政,唯恐天下不乱,招致群雄联合讨伐。
袁绍、曹操看不惯董卓的骄横跋扈,号召天下英雄共同讨伐董卓。
汉末三国历史的长河至此拉开了序幕......
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徐州刺史陶谦、西凉太守马腾、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奋武将军曹操十八路诸侯,开始粉墨登场,你方唱罢,我登场。
从此城头变幻大王旗,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刀兵四起,诸侯混战,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堂堂大汉帝国变成了人间地狱。
帝国边陲的鲜卑、乌桓、南匈奴、高句丽,内部的羌氐、南蛮、百越等少数民族纷起叛乱,侵凌边界,抢夺财物,劫掠人口,边患甚烈,内乱频繁。
桓、灵时,鲜卑称兵十万,成为帝国心腹大患。后来由于内部争斗,对帝国的侵犯有所减弱。曹操时代,鲜卑分裂成三个军事力量。步度根拥数万之众,据云中、雁门一带;轲比能拥十万余骑,据高柳以东的代郡、上谷边塞;素利、弥加等小集团分布在辽西、渔阳一带。
匈奴在汉末三国时期主要指南匈奴,势力雄厚时,曾经控制鲜卑、乌桓,严重威胁着汉帝国的安全。灵帝时,南匈奴大乱,单于羌渠被杀,所立须卜骨单于不久也死。
乌桓雄据北方,不断参与汉末的军阀争斗,曹操、公孙康、袁绍都曾利用乌桓、鲜卑攻击对方,控制东北。
羌氐,西南部的羌人部落众多,分布很广,并往往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自东汉末年以来,羌、氐主要居于凉、益二州,在汉末也参与了军阀混战。
当今天下第一大势力为北方雄主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尽天时。
曹操听从谋士荀彧的建议,迎回汉献帝,把持朝政。对不服从帝国命令的地方诸侯,以皇帝的名义奉旨出征,铲除了袁术、吕布、张绣、袁绍、马腾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败袁绍后,名义上的帝国丞相曹操,继续挟天子以令不臣,打着皇帝的名号继续征讨其他割据势力,横扫群雄,一统北方,成为东汉帝国北方政权事实上的实际统治者。
依靠曹操的雄起,帝国一度再次闪耀着最后的光荣,虽然已是回光返照的落日余晖!
在这个层面来讲,虽然最后他的儿子曹丕篡汉为帝,但曹操始终名义上还是汉臣,帝国政府的首脑—丞相!
虽然此时的东汉帝国已成为一个空有其表的壳,面子和名字还是大汉,里面早被曹魏所取代。但曹操一直到死都在坚持自己一生的执着,尽力延续着帝国“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的无上尊严和荣光。
在这一点上,曹操绝对是有大功于国的!
曹操内战内行,外战不外行。镇压群雄安内以后,就着手对外用兵攘外。他以雷霆万钧的军事实力镇压,和安抚、离间和控制的怀柔政策,对危害较大的诸胡进行有效的统治。
对鲜卑采取安抚、离间怀柔政策为主,军事打击为辅,设鲜卑校尉以管理之。曹操定幽州后,离间鲜卑三部相互攻伐,以夷制夷。
对军事实力较强的南匈奴、羌氐、高句丽,以军事打击为主,安抚、离间怀柔政策为辅。
在黄巾起义时,曹操率军在陈留给予与白波军、黑山军联合的于扶罗匈奴军以致命打击。
建安七年,曹操攻匈奴于扶罗弟呼厨泉单于,使之归附。从此扭转了“胡骑在界,张雄跋扈”的被动局面。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将匈奴分为五部,每部以其贵族为帅,选汉人为司马,以便监督。单于呼厨泉被曹操留于邺为质。
建安十八年,曹操因杨千万、阿贵与马超联合反抗,派夏侯渊灭阿贵。遣徐晃征讨陇县诸羌氐人。
对东北的夫余国、辽东安抚为主。
辽东太守公孙康,主动斩杀势穷来投的袁熙、袁尚兄弟,将二人首级送给曹操,被曹操封为襄平侯、左将军。夫余国也主动朝贡。
献帝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因高句丽屡犯辽东,曹操命令公孙康出军击之,攻破都城,焚烧邑落,高句丽王伯固子拔奇与涓奴加,各将下户三万余口降康。后置乐浪、带方郡(今朝鲜京畿道、并忠清道之地)。
公孙康开疆拓土,据境自守,自成一国,称雄辽东,威震东北亚。
对与袁绍关系十分密切的乌桓,则以闪电战军事手段予以毁灭性的打击,彻底消除“三郡乌桓”对帝国北部的威胁。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阴历五月,以乌桓接纳袁尚、袁熙为直接诱因,经过精心准备,曹操亲率张辽、徐晃、张郃、张绣、韩浩、史涣、鲜于辅、阎柔、曹纯等骁勇的骑兵猛将,以及郭嘉、牵招等谋士,共十余万部骑主力,虎豹骑精锐尽出,虚国远征,闪击乌桓。八月,帝国大军突然出现在距离柳城不足二百里的白狼山,袁氏兄弟与乌桓首领蹋顿万万没想到曹军会从这里杀出,集结数万骑仓皇迎战。
白狼山之战是场遭遇战,也是场生死决战。乌桓以逸待劳,自恃兵马众多,气势汹汹地进攻曹军。面对数倍于己铺天盖地的乌桓骑兵,一些曹军面露惧色,猛将张辽主动请缨,“劝太祖战,气甚奋”。曹操纵马登上白狼山,看到乌桓军布阵无法,阵形松散,漏洞百出,心中大喜:“都是乌合之众!”当即命令张辽、张郃二人为前锋,率部冲阵。狭路相逢,勇者胜!张辽拍马直取蹋顿,斩蹋顿于马下。仓皇迎战的乌桓军群龙无首,溃不成军。
白狼山之战曹操大获全胜,一举平定了乌桓,占据柳城。彻底解除了乌桓的威胁,扫清了袁氏的残余势力,彻底统一河北。并且收编乌桓精骑,增强了自己的军事实力。
(亲爱的看官读者,此书是吾之处女作。由于缺乏经验,不妥之处,敬请谅解,请多鼓励,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各种求)
(https://www.xddxs.net/read/2606805/303933299.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