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8章 西宋名将
在军用地图之上,大宋荆楚王赵良将所统帅的全军态势,已经为小旗帜所标识了出来。
这张军用地图已经做得非常细致了,是掌握了精确的测量和绘图技术的产物。放在200多年前宣和之乱的时候,是根本不敢想象的,哪怕参谋机宜做得最好的共和军,也不会拥有这样精确的地图。哪怕让武好古亲自出手,也绘制不了。
可是如今,这份一比五万的高精度军用地图,不过西宋旅级及以上陆军作战部队指挥部的标配而已。
200多年的大航海时代和列国争雄,已经极大的促进了各种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更是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
在华夏三雄的陆军中,冷兵器早就难觅踪影,大概只余下骑兵的马刀、骑枪和步兵的刺刀了。一度称霸战场的火绳枪,也已经被燧发滑膛枪完全取代了,而更进一步的线膛枪也已经相当普及,成为了散兵、轻步兵们的杀人利器。
火炮技术同样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在大周和东宋军中,青铜大炮早就已经退场。取而代之的是用灰口铁或白口铁铸造而成的铁炮,坚固而且轻便,在制作过程中实行了标准化、制式化,因而可靠性极高。
另外还根据不同的战场需求,设计出了榴弹炮、长炮(加农炮)、短炮(卡伦炮)、臼炮,还出现了一种不是火炮但是却冠上了火炮名称的火箭炮。
至于火炮使用的火药,那进步就更大了。
在大周和东宋,在自然学家的指导下,火药的配方不仅更加合理,而且构成火药的硝和硫的提纯技术也更加高明。同时,机械化的粉碎、拌和、压制、烘干、打磨等工艺的出现,也让大周和东宋两国出产的火药品质优良,可以让火炮发挥最大的威力。
而炮弹的进步同样显著,一是实心弹的制作更加精良,由机器打磨而出的实心弹表面光滑,和炮管之间的游隙更小,因而射程和精度也有了极大的提升。
二是霰弹和开花弹的技术逐渐成熟。6斤重的霰弹的有效射程增加到了250步!而由榴弹炮和臼炮发射的开花弹拥有了木质的弹托和木质的引信,弹壳的铸造也更加精良。而且还出现了将榴弹(开花弹)和霰弹合二为一的榴霰弹,杀伤力大到伤天害理的地步!
不仅步兵使用的火枪,炮兵使用的大炮在进步,连骑兵胯下的战马也在过去的200多年间飞速发展。
在生物学指导下的配种、育种技术对于战马的繁殖养育意义极大。现在大周和东宋的军马场都可以根据战场的需要,培养出不同类型的军用马匹,而且可以“定型量产”——也就是每一匹被繁殖出来的军用马匹,都拥有非常近似的遗传特性!
战马不再是百里挑一、十里挑一,而是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合格率”。
而拥有了优质战马和挽马,并且淘汰了盔甲的陆军,其机动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样的提升使得荆楚王赵良将指挥的二十余两宋联军,可以打出早年间难以想象的运动战!
说起这位赵良将的王爷当得也不容易。他是西宋当今天子赵冕的堂兄,已经年过六旬了。继承荆楚王位也有30年了,不过他却没有享受过一天荒淫无道的王爷生活。
从10岁开始,他就被狠心的父王送去了武当山少年军校,接受严酷的军事养成教育,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军旅生涯。
当然了,10岁从军,一干就是一辈子的也不是他一个。西宋大部分的军事贵族出身的男子,都是这样过来的。
10岁进入少年军校,18岁进入华山讲武堂,22岁正式进入陆军。然后从排长干起,一步步的往上爬,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献给战场和军队。其中出身好运气也好的,会在30岁之前进入枢密院兵学堂进修。之后就会成为“华山派参谋”的一员。
成为了“华山派参谋”后,才有资格慢慢挤进军队的高层,成为将军乃至元帅。
而从军五十年,参加过至少60场战役的赵良将,人如其名,就是西宋陆军中第一流的良将。现在已经名列元帅府,拥有了西宋最高的军衔。
而且作为荆楚郡王,他还非常难得的得到了大宋官家赵冕的信任,长期担任西宋野战军团的主将。这一次更是受命指挥两宋联军向开封府方向发起了突然的攻击!
为了最大限度地达成战役的突然性,赵良将甚至没有等待40万大军完成集结,就指挥着21万联军,越过邓州和南阳之间的宋(西宋)周边境,扑向南阳大棱堡。
而周国的河南军团则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摆在南阳前线的一个师被击溃,损失了数千人,残部缩进了南阳大棱堡死守。赵良将留下一个旅看守南阳大棱堡后,就率部直扑南阳棱堡背后的方城山。几轮猛攻就突破了周军的方城山防线,并且包围了方城山和熊耳山之间的方城大棱堡。
在留下一个师围攻方城大棱堡后,赵良将就指挥着余下的18万大军翻过低矮的方城山,直扑方城山北面的要地叶县而去。
而当赵良将的大军包围了叶县之后,在叶县以北的襄城方向和以东的郾城方向,各出现了一支数量庞大的周军集群。
一场大会战,看来就要在叶县、襄城和郾城之间打响了!
“孤王已经决定!”赵良将将目光从军用地图上收回,然后轻轻从帐篷内两宋联军将领的身上扫过。
他顿了顿,“必须在两路周军完成会师前,将其中的一路摧破!
为此,我们必须兵分两路!以主力向襄城方向急进,在襄城以南的姜店镇和汝坟镇之间进行会战。
同时再以一路虚兵逼向郾城,大张旗鼓,让敌人误以为是主力,并且采取保守布署。”
赵良将说得很慢,言语之中却透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而在场的东宋将领,都连连点头,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如果说现在的西宋相对东宋、大周在军事上还有什么优势的话,无疑就是宿将老兵了。
在上一次中原大战后,东宋和大周的陆军就没打过什么仗了。而且因为工业革命的到来,两国的军事贵族阶层在经济上已经非常没落,成为了附属于资本家的存在。
而且两国早就在事实上放弃了和土地挂钩的兵役制,因此也就没有了长期服役的职业士兵阶层,这对两国骑兵的战斗力够成了一定的影响。
另外,两国也没有枪大夫这个阶层,所以两国的轻步兵都远比不上西宋。
所以赵良将判断,在战争爆发的初期,拥有精兵宿将的西宋军队是具有一定优势的。而这一时期,也是西宋和东宋联手打败大周的关键时期。
如果西宋的统帅不能抓住有利时机,大胆运用兵力,等到大周完成动员和训练。几百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军队无疑可以让大周立于不败。
而大周只要在陆地上立于不败,他们的海军就有很大的概率可以击败东宋海军——毕竟大周海军的主力舰数量比东宋海军多50%!
而且大周的造船能力、商船数量和水手的数量,都远远超过东宋,基本上有一倍的优势——大周共和国的海外殖民地更多也更富裕,其本土还包括了日本三省这样的岛屿以及高丽省那样的大型半岛。拥有更强的海上能力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诸位没有异议,”赵良将说,“那么本帅就开始分配任务了!”
“郡王,我方没有异议,请您下达命令吧!”说话的是一名东宋的陆军中将,今年四十出头。
他从来没有上过真正的战场。而赵良将对他而言,则是存在于军事教科书上的人物。他还能提出什么异议?
而且他也的确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虽然联军现在根本不知道襄城方向和郾城方向的周军的虚实,其实是在打一场不知彼的无把握之战。
可是总体形势的确如赵良将所说,只是短期内有利。
如果过度谨慎,就会坐失良机,等到对手准备好了,麻烦可就大了。
赵良将的布署,其实是完全正确的!他的迅速行动完全打中了敌人的软肋……倒不是周国没有进行充分准备就盲目发动了战争。
而是周国的陆军几十年没打仗,军官们一时间进不了状态。而且他们也不适应这样的快节奏攻防——棱堡无敌的时代虽然早就结束了,周国陆军的高层也知道。
但是知道是一回事儿,制定出全新的,而且适合战场实际情况的战术是另一回事儿。
周军现在仍然喜欢依托棱堡进行布署,而且他们也不大会集中大兵团打运动战,而是以师或者军为单位进行作战。
在大周军官们的概念中,由三个步兵师加上一个炮兵团、一个骑兵团、一个工兵团和一个辎重团组成的野战军,已经足够独当一面了。哪怕遭遇到几倍之敌,也足以依托有利地形进行防御。
所以在大周共和226年9月16日、17日,出现在襄城以南和郾城以西的两路周军,就是隶属于共和军陆军河南军团的两个军。番号分别为共和陆军第十八军和共和陆军第十九军。两个军都是共和陆军的“常备部队”,也就担任战略值班任务的骨干精锐。即便在和平时期,也都是齐装满员,五万多人的大编制。装备更是精良,一个军光是炮兵连就有25个之多,拥有各种火炮150门。为了拖拽那么多的火炮和与之配套的弹药车、修理车,一个军光是配属于炮兵的挽马就多达数千匹。另外还有不计其数的辎重车辆和挽马、战马。
一个军开动起来,那真叫一个浩浩荡荡啊!
如此浩荡的军容,在共和226年9月18日时,就被一支数量更加庞大的敌人阻挡在了襄城以南姜店镇一带。
指挥共和陆军第18军的是“义勇派”的武元镇中将,而他的机宜长则是韩山童上校。
两人在9月18日晚上的时候,只是被出现在南面平原上,如同地上星海一般的两宋联军的明营给震惊了。
这天晚上,双方都下了明营,两军相隔大约10里,灯笼篝火,星星点点的布满了旷野。
而一大一小两处“星海”之间,则是一片漆黑,偶尔有火箭划过星空,在旷野或大周的营地间爆起一团火光,留下一团光亮的残影后又归于平静。
这是西宋军在用火箭炮进行骚扰性袭击!
武元镇和韩山童在中军大营中和机宜们制定好了次日的作战部署,然后命人吹响了过夜号,便起身巡营。
出了中军大帐时,正好看见火箭从空中掠过的火光,两人都微微皱眉。这种隶属于炮兵的火箭射程也就三四里,而且发射起来非常方便,虽然没有什么准头,但是骚扰的效果却极佳。
在不出动大队人马进行搜索的情况下,根本无法驱逐在夜幕掩护下行动的敌方火箭兵。而出动大队人马则意味着可能会打一场夜战。
而夜战对于人数较少,而且也不如对方精锐的周军明显是不利的。
所以武元镇和韩山童宁愿让部队忍受敌方火箭的骚扰,也不愿意冒险出击。
至于以己方火箭兵还击,也不在他们的计划之内。因为那样同样会引发一场夜战!
今天晚上,散布在旷野和麦田中的西宋骑兵和枪大夫的人数,一定少不到哪儿去!
将目光从空中收回后,两人就开始例行的夜营巡查。
现在的周军依旧没有摆脱“棱堡时代”的影响,非常重视扎营。哪怕只是临时驻扎的行营,也会层层叠叠,扎得非常考究。寨墙、壕沟、出垒、望台、炮垒,一样都不缺少。这等扎营的工夫,比起西宋的精锐可强了不少,和东宋陆军则不相上下。
之所以会这样,不仅是周军的思路有点旧,还因为周军现在的主要兵源已经从农民变成了工人阶级,其中也有许多建筑工人,施工的水平当然是高的。
(https://www.xddxs.net/read/2563614/438473885.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