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 大国崛起1857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 第六百七十六节 新明英商约

第六百七十六节 新明英商约


  这样做当然会引起地方官员的不满,因为目前这些商埠都是各地的重要财政来源,全部收归六部直隶,显然将大大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比如九龙港一旦从新安县划走,新安县九成的财税就会丧失。

  但朱敬伦的想法就是要将资金集中,这也是一种积累,集中资金支持最有优势的港区发展,才能最快速的促进城市化,等这些港区都成为了工业化城市之后,在带动周边的农业县区发展,这才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势。

  有朱敬伦支持,加上目前官僚集团已经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大一统体制,地方政府的反对根本就扛不住压力,只能乖乖的交出来。

  朱敬伦相信,经济危机期间,统一的港区管理体制,会继续推动这些地区的发展。

  而朱敬伦这个皇帝,则会从民间层面,以资本的经济手段,大力支持经济危机期间的经济发展。他手里的广府银行是一张好牌,银行里的两亿多可用资金,则是最有力的武器。

  政府则继续推行政府层面的保护政策,第一就是大幅度提高关税。

  不仅仅是大明在进行保护,德国和美国的保护主义更厉害,1873年的经济危机,让这两国都加强了贸易保护措施,美国的关税一度高达百分之五十以上。

  德法的贸易保护主义,甚至让1878年开始的英国经济危机,对两国完全没有影响,这等于直接切断了他们跟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至少是跟英国的联系,有史以来第一次,英国的经济状态对这两国没有了影响。

  大明要进行贸易保护,最大的障碍也是英国,大明跟英国在1866年签订的贸易条约,已经到期,双方正在续约问题上僵持不下,就是因为大明想要大幅度提高英国棉纺织品的关税。

  可是英国始终将棉纺织业和航运业作为两大支柱性产业,棉纺织业在英国是有特殊地位的,他们很难接受大明对英国纺织品征税,更不用说征收重税了。

  因此谈判一次一次破裂,直到条约到期之后,大明直接宣布对英国商品按照通用税则进行征税,大明跟英国的特殊关税条约作废。

  英国人随即进行了报复,对大明的茶叶、生丝和各种手工艺品开征高关税,贸易战的结果是让两国都损失颇重。于是都觉得有必要重新做回谈判桌前,进行有建设性的讨论了。

  英国市场对大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大明市场对英国来说,也丢失不得。

  随着欧洲的工业化,尤其是各国都不约而同的发展了本国的棉纺织业后,欧洲市场对英国的地位已经大大降低,从1860年开始,英国输往印度的棉布,就已经比输往欧洲大陆和美国的棉布总数还多一倍。对中国、日本、爪哇等地的输出额,也超过了对欧洲大陆输出额的60%。

  而大明市场,则占了英国输入中国地区份额的一半,大明采取高关税排挤英国纺织品,会让英国棉纺织业遭受极大的损失。

  而英国在是大明茶叶的最大进口过,进口的茶叶价值远超他们输入大明的纺织品价值,他们对大明茶叶征收高关税,大大影响了大明的出口。

  大明茶叶出口总额已经达到了五百多万担,出口总值在六千到八千万海关两之间徘徊,而英国占了其中的一半,大明进口英国纺织品才不过两千多万两,顺差接近一千万两。

  无论怎么看,大明维持跟英国的茶棉互相免税贸易,对大明都是有利的。可是免税的英国纺织品,将大大的限制大明棉纺织工业的发展。

  天年没有那么好的事,便宜都让你一头占尽,大明必须从中进行取舍。彻底放开英国棉纺品是不可能的,不对纺织品加以保护,在强大的英国棉纺织品面前,大明棉纺业毫无竞争力可言。可如果加强保护,英国在持续的打击大明茶叶的政策之下,印度的茶叶肯定会发展起来,最后反而是大明将彻底失去茶叶的垄断地位。

  权衡利弊,进行多次讨论之后,大明政府内部达成一致,认为不对棉纺织工业进行任何保护是不利的,但如果过于保护而丧失茶叶市场,则又是得不偿失的,最后他们决定折衷,与英国商讨,互相限定一个较低的关税,大明建议双方对对方的商品征收百分之十五以下的关税为宜。

  这已经比满清的值百抽五的协定关税高了三倍,可以对纺织工业提供一定的保护,同时大明政府认为,只要关税在百分之十五一下,大明的茶叶生产就能让印度茶叶毫无利润。

  因为大明已经建立了庞大的茶园,成熟的机器制茶工业,包装产业,甚至拥有了一大批市场占有率极高的茶叶品牌,在这种整体性的优势面前,印度茶要从头做起,基本上没有可能抢夺大明茶的市场份额。

  英国鉴于百分之十五的关税,已经是一个相对较低的税率了,相比于欧洲大陆而言,这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他们接受了大明的建议,两国签订了新的通商条约,约定对对方商品最高不能征收超过百分之十五的关税,此条约适用于女王统治下的所有地区,包括印度、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殖民地。

  大明可不想一个个殖民地去谈过去。

  新商约通过之后,1882年已经到了年底,这一年世界主要国家的生产普遍开始下降,但是下降还不算太大,但经济危机的苗头已经出现。

  大明的生产也受到了影响,主要是茶叶和生丝的出口,而且价格也大幅度下跌,一担茶叶均价跌倒了十七两。

  生丝价格则大起大落,1877年是450两一包,去年跌倒了380两,一包生丝跌去了70两海关银,但今年年初开始反弹,一度又增长到了400两以上。

  主要原因是最大的生丝出口地区中国也被蚕瘟侵袭,大明生丝刚刚恢复生产,江南生丝产量还在大副下降,根据大明工部的调查,江南生丝今年很可能只能达到四万包,其中大明治下的浙江地区,将生产其中的一半以上。

  江南生丝产量这几年持续下降,从八万包降低到前年的五万五千包,去年的五万包,今年更有可能跌倒四万包,这让一大群生丝投机商大举投入,囤积生丝,大幅抬高了价格。

  这种投机行为如果基于对市场的了解上,倒也不失为一种理性的生意,可如果这种投机遭遇到经济危机的袭击,加上对市场信息的掌控出错,那就会带来灾难。

  这个灾难让胡雪岩碰上了。


  (https://www.xddxs.net/read/2530466/364137731.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