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 大国崛起1857完整版 > 第一百七十三节 军事演习

第一百七十三节 军事演习


  有人说中国古代那些熟读兵法的读书人,一个个都是出色的参谋人员,他们都具有相当的战略眼光,可是一旦让他们带兵,就会是一场灾难。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纸上谈兵的赵括,在地图上他能高谈阔论让人折服,可一旦真正去指挥实际战斗,只能造成无法弥补的悲剧。

  因为他们兵书读的多,大道理讲的头头是道,可如何安排士兵冲锋陷阵,如何组织防御抵抗,他们完全没有经验,他们不缺乏战略眼光,缺乏的是战术操作的能力。

  所以一旦解决好了这些问题,中国古代的文人还是很出彩的,比如孙膑身边有能指挥实际作战的田忌的时候,齐兵就是无敌的。比如曾国藩这种,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打呆仗的,就是让太平军没有办法。

  可一旦文人的浪漫主义精神出现了,总想着出奇制胜,利用奇谋把敌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时候,就是石达开这种大师,也只能在湘军面前一败涂地。

  能指挥的了四渡赤水这种大战略的太祖,可能连枪都打不准,让他去指挥一下实际战斗估计也免不了是一个悲剧,朱敬伦有自知之明,所以他只提战略构想,而不负责实施。

  瑞典人就是很好的实施人才,战术上他们这些在正规军校中学习过多年的人,能够在地图上把战斗精确到米级别。

  预设登陆点也不难,虽然九龙半岛三面环海,可供英军登陆的地方太多了,但是有价值的登陆点却屈指可数。

  首先选择登陆点必须开阔,方便他们尽快展开,否则给对方打了反冲击,赶下大海可就完了;其次登陆点必须接近交通通道,选一个没人的山脚登陆,还得翻过山才能看到敌人,这样的登陆点毫无意义;再次,英国人从海上登陆,他们必然要依靠他们的海军进行掩护,因此登陆点肯定靠近一片能够容纳海军舰队的开阔海湾。

  经过筛选,瑞典人认为,英军最后可能的登陆地点,还是港岛对面,隔着维多利亚湾的尖山咀、观塘一带。其次则是西贡、大埔一带。再次就是元朗、屯门。除此之外,有军事价值的登陆选择不多,当然不排除英国人会选择放弃攻打九龙,而攻击新安其他地方,然后逼迫政府妥协,如果英国人采用这种方式,那么就根本无法预计他们的行动方式了。

  朱敬伦觉得瑞典人的计划考虑的已经很周全了,这次终于批准:

  “就以你们对九龙登陆点的判断为基准部署防御,如果他们将战火烧到新安其他地方,那我们也只能不讲规则了,到时候我们直接炮击香港!”

  九龙城的守军虽然是摆设,但如果让朱敬伦的炮兵来用,同时换上兵工厂生产的要塞炮的话,够英国人喝一壶的,到时候连他们的总督府都给炸了。

  瑞典人的具体计划,则是以英军在三地某处登陆,然后立足以正规军抵抗为主,配合当地乡勇的作战计划,他们将当地乡勇当作预备役来使用,这点上他们的利益也够独到的,起码朱敬伦就没想过这些军队确实带有西方预备役的特点。

  计划完善了,朱敬伦立刻命令,让瑞典人组建的参谋部立刻制定以这些作战计划为蓝本的演习计划,他必须在即将可能发生的战争中,让自己的士兵做足准备。

  英军一旦登陆,计划要求类似尖沙咀这样的靠近海湾的渔村村民,必须立马撤退,撤退到狮子山一带,配合正规军组织防御,坚守待援,等待其他地方赶来的军队进行支援,等兵力充足之后,对英军发起包围歼灭战。

  英军登陆之后,不可能将全部兵力投入到前线作战,他们必须保留必要的兵力保护港口作为后路,同时还要维护一条安全的交通线,参考他们在天津作战的情况,英法联军两万人登陆塘沽后,只能派出八千人进攻炮台,那么一旦英军登陆尖山咀一带,他们一万兵力中最多能有五千多进入前线作战。

  己方军队的劣势是因为不知道对方会在哪里登陆,因此必须分散防御,至少分布在尖沙咀、元朗和西贡三个地方,只有明确对方登陆之后,才能汇合。因此任何一路都需要独立抵挡英军直到援军到达。

  因此将朱敬伦手下一万两千火枪兵分为三部,一部驻扎元朗,一步驻扎大埔,一步驻扎九龙城,任何一个方向发现登陆英军之后,立刻组织防御,撤离村民,另外两路立刻支援,寻机合围歼灭英军。

  至于乡勇作为预备队在后方待命,随时支援前线,并负责后勤运输和伤员救治工作。

  计划很好,但也得人配合,朱敬伦一边命令士兵向九龙进发,一边邀请九龙各大乡绅,跟他们商量了一下,这些人很痛快的答应完全服从朱敬伦的军令,甚至文家这种跟深圳河对面的客家人有田地争端的家族,还积极请命去打头阵。

  朱敬伦告诉他们说,他们没跟洋人打过仗,一旦打败溃败,反容易冲散了主阵,因此好意心领,同时警告他们,一旦自己的军令下达,那么他们就没有退路,到时候就是战死到最后一个人,也必须打下去,谁家的乡勇撤了,就找谁家的麻烦。

  自称文天祥后代的文家人更是叫嚣着,到时候谁家跑了,就平了谁家宗族,挖了谁家祖坟。文家说完还看看张家。

  新田文氏是九龙大家族,历史上号称香港第一家族。黄贝岭张氏与新田的文氏隔着深圳河,对河两边土地一直有争议,历史上械斗不断,张氏人多势众,文氏为了防御,还建了一道2米来高、1米多厚的围墙。

  这样相互仇视的家族,在九龙一带十分普遍,这是朱敬伦最为担心的。

  “嗯,诸位高义,大敌当前,当通力合作,覆巢之下无完卵,你们之间的私仇先放在一边,等把夷人赶跑了再说。本官丑话说在前面,到时候要是哪家不开眼,就别怪本官辣手无情。口说无凭,叫诸位来,就是要立约为证!”

  朱敬伦有些喜欢上刻石勒碑立下乡约这种方式了,因为他发现老百姓就认这个,立约之后大家在给祖先上香发誓,一般很少有违反的。

  约条内容主要有,抗敌期间,敢于私斗者,杀无赦,各族不得包庇,包庇者族长连坐;抗敌期间各族听从号令,不从者,除籍,逐出乡里;抗敌期间,哪村那族若有损失,九龙各家共担之,不得借故推诿!

  有这三条,朱敬伦觉得就够了,只要他们不私斗,能一起抗敌,这些乡勇能发挥出械斗时候的狠劲,还是能起到不小的作用的。听从号令就不会乱,哪怕只是负责运输粮草弹药,救护伤员也能让正规部队没有后顾之忧。最后是有损失的家族,战后其他家族分担损失,这样就不会造成有的村庄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不肯撤退的事情发生了。

  之后军事演习就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朱敬伦手下县勇进驻三地,跟当地乡勇合作,挖掘战壕,修筑工事,选定撤退路线,所有人都动了起来,甚至用空包弹打了一天,搞的对面香港人心惶惶,威妥玛再次登门闻讯,朱敬伦表示只是演习,绝对没有进攻香港的意图,但威妥玛还是颇为不满,认为这种演习本身就是一种敌意。

  对此朱敬伦也只能嘴硬不承认了,反正演习是一定要进行的,他不可能把自己的安全赌在英国人不会进攻的克制上,双方毕竟有无法调节的利益冲突,除非英国人能放弃割地,或者朱敬伦能放弃守土,不然这场仗迟早要打。

  英国人还算克制,最愤怒的时候,也只是派军舰到演习地点的外海巡游了一圈。

  朱敬伦也见好就收,只进行了三天演习,亲自查看之后,发现乡勇跟县勇配合的也算是井井有条,就满意的下令结束演习,但是告诫各族,不要懈怠,要继续加强训练,时刻准备着保家守土。

  这一次结束了,但不意味着没有下一次,而且下一次的规模只会更大。

  这次演习,不但朱敬伦全程视察,还请了整个新安的所有乡绅、宗族,包括新安东部的客家家族,因为下一次,朱敬伦打算发动全县的演习。

  这次演习,朱敬伦出动了一万两千县勇,加上九龙各个宗族族勇两万,兵力多达三万。

  下次演习,整个新安县动员,人数将会超过十万人。

  所以演习结束后,军队还不能闲着,瑞典人和跟随他们学习的一些识字的军官组成的参谋部继续制定下一次更大规模的演习计划,朱敬伦要求,必须在今年夏季的时候,在进行一次演习,因为那时候很可能朱敬伦派去伦敦进行活动的使团结果就出来了。

  就在这时候,鹤山那边终于不平静了,鹤山客家人首领高官仙带了十几个客家乡绅,冒险来到了新安,他们请求朱敬伦履行约定,帮助他们抗击土寇的攻击。


  (https://www.xddxs.net/read/2530460/336532428.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