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节 反铁路运动
大明在灾区修建的前两条铁路,都是直接在平地上铺设的建议铁路,直接在地面上铺设,或者只进行简单的平整,这种铁路,往往只在修建铁路的时候,用于给铁路线上输送物资,现在是用来救灾,但接通之后,依然可以用来支持新路的修建。
当然,目前这条路还是以运输救灾物资为主,准确的说就是粮食,粮食,粮食,除此之外,其他物资能少送就少送,能不送就不送。
这样,需要使用这条救灾铁路运送的建筑物资,基本山也就是铁轨和钢梁之类的,连枕木都尽可能的从灾区生产,组织灾民进入荒山伐木,距离远近都不用考虑了,此时的人力成本为零,使用这些人力,本身就是一种慈善行为。
铺设路基的材料,就更是就地取材了,河里的泥沙,山上的岩石,都在灾民简单的工具下变成了铺设路基的材料。
施工本身,也完全没用什么机械设备,绝大多数工作,就是灾民使用简单工具进行的,甚至连普通的石碾子都不够,大多数打夯工作,就是灾民用木头、石头自制的工具,大石头和原木,抬起来砸下去,就是打夯设备。
即便如此简单的工具,可铁路修建的速度并不慢,主要是因为人太多了,铁路公司组织了一百多万人在施工,这还是因为工程铺排不开,否则他们会用更多的人。另一个原因是,铁路公司几乎是全面开花,沿着救灾铁路,在长达一千多公里的路段上,不知道分了多少段同时施工,后来发现很多地段都修错了,造成了重大的浪费,但是速度上却一点都没耽搁。
铁路公司估计,这种方式,在一年之内,就能完成平地路段的铺轨工作,但隧道、桥梁等技术工作,却至少要三年时间才能完工,但只要能够修通平地路段,到时候灾荒就不是问题了。前提是有足够的钱,而大明确实借到了足够的钱,为此不惜任何代价,让大明在国际社会的形象非常好。
至于满清朝野同时掀起的反铁路的声浪,反倒没溅起什么水花,已经从铁路救灾中尝到甜头的地方政府,根本就不愿意此时反对铁路,要是这时候拆了铁路,不管大明态度如何,灾民就要第一个站出来摧毁官府了。
因此这次反铁路声浪,也就只是简单的打打嘴仗罢了,完全没有实质性行动配合。
西方人的舆论中到也出现了对大明通过铁路渗透满清领土的担忧,认为假以时日,大明必将控制整个满清,像中国历史中那样,这个地区将再次统一成一个超级国家,到时候这个已经从西方引进了现代化技术和管理方式,但却没有完全接受西方道德文明的国家,将会对西方世界造成巨大的威胁。
这种论调第一时间就被一些富于道德感的精英驳斥,尤其是在中国救灾的传教士群体,他们不断的传回第一手资料,证明大明真的是在以救灾为主,并没有进行政治上和领土上的扩张。而且他们认为,即便大明统一了这个地区,那也是好事,中国地区在一个负责任的政府的管理下,才是这个地区的幸运。至于会不会对西方造成威胁,只要西方不对中国造成威胁,这个热爱和平的国度也愿意跟西方保持和平。到时候高效管理下,带来的贸易便捷,才是西方最大的幸运。
但有一种比较中立的声音,则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这种声音说,大明修建这两条铁路,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他们在满清领土内影响力的扩大,都会成为一个事实,西方国家如果想要保持在中国北方,尤其是北方内陆的影响力,要么跟大明合作利用这两条铁路,要么只能自行建造相同的铁路线,通往中国内陆地区。
这种中肯的态度,往往也就是政府的态度,没事在北京闲扯皮的各国公使团队,先后都向清廷提出了各自修铁路的意愿,尽管都是通过利诱,告诉他们修铁路有多大的好处,他们会给予多大的支持云云,可不但没有让清廷接受,反而产生了一种极大的恐慌,纷纷认为,列国想用铁路来瓜分大清。
顽固派极力驳斥,不但表示不能允许列强修铁路,连大明已经修建的那些铁路也应该拆掉。
这时候李鸿章站了出来,利用这种舆论的恐慌,他告诉朝廷,要拆除大明的铁路,除非跟大明开战,在不能开战的情况下,又被洋人威逼利诱,既然大明可以在大清修建铁路,洋人们迟早也要以利益均沾为理由强索。
与其被洋人逼迫不得已让他们修路,不如我大清自己修路,还能保住路权,不至于受制于人。
在顽固派的恐慌情绪下,李鸿章的建议破天荒的竟然得到了通过,慈禧太后让李鸿章负责主持此事。
俄国人希望修建的从从天津经过北亰往南连通汉口的京汉铁路、法国人希望得到的从云南通过四川的成昆铁路,以及英国人希望修建的从上海到北京的京沪铁路,都让李鸿章筹备修建。
没想到一场反铁路的声浪,反而帮助李鸿章取得了大修铁路的许可。
而此时,李鸿章的地位也隐隐超越了曾国藩,成为洋务派新一代领袖人物。
至于曾国藩,跟奕欣一样,成为洋务派在朝廷和地方上的两面旗帜,象征性越来越强,洋务运动的实际推动势力,已经转移到了李鸿章一派。
权力就是金钱,权力就是地位,连洋人都开始将李鸿章奉若上宾。
马上从向清政府要求修铁路,变成讨好李鸿章,纷纷登门拜访,表示愿意为李中堂大人修铁路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支持等等,完全是一副国际友人的形象。
并且承诺,只要李鸿章接受他们的贷款,他们之前承诺的援助,马上就可以到位,对李大人的救灾行动会起到极大的支持。
李鸿章权衡之后,决定选择跟美国人合作,因为在列国中,只有美国人没有逼迫,也只有美国人完全无条件的早早将承诺兑现,因此李鸿章觉得,在列强中,美国人尤为厚道。
他不知道的是,在这次灾荒中,美国人其实获利最大。美国人给的几百万美元的援助,相比他们获得的利益,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只是美国人得到的利益,并不是从李鸿章身上拿走的,所以李鸿章根本就没觉出痛痒。
可对于承担了这笔沉重的负担的大明,就没那么轻松了。
(https://www.xddxs.net/read/2530454/345480170.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