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节 不同统治方式的结果
开战一个月之后,中国并没有进行总动员,陆军常备军开往印度、美洲战场,但在西北和西部地区进行了局部动员,黑海地区、哈萨克等边疆地区进行了动员,将一百万后备军征召起来,防备边疆安全。这足够了,因为除非女沙皇或者康斯坦丁被英法拉拢,突然向中国西部地区进攻,否则中国西部不可能发生战争。而女沙皇一方面跟康斯坦丁互相牵制,另一方面,俄国内战之后,俄国跟中国的关系更加紧密,乌拉尔王国为俄国内战付出的30万条性命不是白付出的。
可以想象,这场战争进入中国本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陆战,大概率只会发生在印度和北美。
在印度,非洲公司统治下的公司印度进行了总动员,此时公司印度包括印度河流域和东孟加拉地区,人口高达1亿5千万,英属印度人口虽然更多,高达1亿8千万。可是这些年英属印度人口几乎没什么增长,而公司印度的人口却在这三十年中增加了一半,增长势头跟中国差不多。
这主要归因于两国不同的统治方式,英国是残酷的榨取制,尽管也推行了一系列的行政改革,后世被印度某些公知感恩戴德,但主要是榨取为主。中国虽然也从印度取得利益,但统治方式不一样,中国在这里推行的是更彻底的政治改革,可以说公司建立的大一统制度,从上到下一个行政机构,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员。英国则保留了大量的土邦王公,尽量不改变当地的传统政治结构,利用传统统治阶层帮他们掠夺财富。
两国不同的统治方式,不能说谁更高明一些,只是统治理念不一样。如果从经济角度来说,英国甚至高明的多,因为这些年,英国尽管从英属印度榨取的财富更多,可英属印度总体的政治秩序反而比公司印度更好。公司印度在推行行政改革过程中,遭遇的叛乱更多。经济上甚至有好几年是赔钱的,不但从印度收取的税收无法支持行政费用,甚至贴补了数百万英镑的军费。
可从整体效率上来看,公司印度显然更高。取得的利益较少,不是公司印度产出比不上英属印度,英属印度在英国各种政策下,工业遭受巨大打击,传统的棉纺织手工业破产,现代棉纺织业则在英国和中国产品冲击下,在英国纺织品高税收政策下始终没有发展起来。而公司印度,则相对有一个公平的发展环境,尽管也受到中国和英国纺织品冲击,织布在这里没有市场,可纺纱还有不菲的利润,因此棉纱这种初级加工业规模可观。
英属印度跟公司印度同样以农业经济为主,英属印度农业经济化程度更高,棉花、黄麻、靛蓝、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例极高,导致英属印度这种近半土地都是耕地的地区,竟然需要进口大量粮食。公司印度的农业经济化水平较低,政府推行小农经济,虽然农业附加值很低,人均也不高,可粮食不但能够自给自足还大量出口。同时让公司印度有一定的工业水平。
不同的统治方式,最终是需要碰撞一下来检验的,而这一次中国完全占优。
首先非洲公司从中国移植的郡县制,彻底摧毁了印度传统的封建制,在一开始会遭到封建主的强烈对抗,但一旦军衔制和科举制建立起来,形成了由中上阶层通过考试建立起来的官僚集团后,统治基础就会异乎寻常的牢固。传统封建主,要么转型成科举出身的官僚,要么就放弃特权转型成为中国式的乡村地主阶层,要么就是在反抗中被消灭。
而英属印度,秩序平稳,压榨凶狠,通过一层一层的封建秩序统治,虽然很稳定,但并非没有矛盾,并非没有不满,只是不满被一层层的统治者压制住了。
可以说公司统治下的印度,一次性改革成本高,但一劳永逸。英属印度,统治成本低,但矛盾重重。
经济上,公司统治下的印度,没有发展处规模庞大的种植园经济,形成了地主、佃农和自耕农组成的乡村形态,大地主的土地面积也不算大。政府推行轻徭薄赋政策,对从农民身上榨取财富不感兴趣,还有大量限制地租的政策。由于土地本身的经济效益不高,也没有吸引商业资本涌入,缺乏建立大农场的条件。所以总产出,是比不上经济化的英属印度的,可人均比较平均。
英国将地租包给商人,低成本的拿走税收,过去将这些利益转化为东印度公司的利润,给股东分红。东印度公司解散之后,印度的税收也没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是作为英国政府养兵的支出,英国用英属印度的财政在印度组建了一百多万常备军和一支舰队,常备军还好说,充其量帮英国人开拓一下殖民地,舰队在平时还可能提供一下护航服务,战时,绝不会留下保护印度海洋,而是第一时间调往欧洲保护英国本土去了。
而中国收取的说服本就不高,地方官还热衷于修建水利设施,将鼓励农桑看作是最大的政绩,因此大量税收都留了下来。公司从印度攫取的利润,主要是贸易利润,以及跟商业有关的税收,尽管也是从印度拿走了税收,可土地收成较多的分给了农民,土地税基本上用于改善农业设施。
经济上管理方式的不同结果是,公司印度建立了规模庞大的水利工程,政府修建和管理大型干渠,而乡村地主组织修建和管理支渠,建立了覆盖整个公司印度的水利设施,由于印度的水资源相对丰富,结果开垦出来的耕地基本上都能保证灌溉。
如果说英属印度没有水利工程,那对英国人不公平。英国同样也建立了大量水利工程,不同的是,大型干渠有的是政府建立的,更多的是采用商业公司形势建立的,这些商业公司建立的水利工程是要盈利的,因此这不是福利工程,开闸放水是要收钱的。这导致英属印度的水利工程大多被一些经营良好,资本雄厚的商业化种植园使用,这些种植园也是采用商业公司运作,也是要盈利的。而穷苦老百姓和自耕农,往往只能靠天吃饭。这让自耕农和小地主不时破产,土地兼并严重。
由于建设水利工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盈利,因此英属印度的水利工程主要是修建在那些开挖成本低,灌溉容易的地区,规模也不小,可是覆盖率低。而公司印度继承中国的农业文化,并没有将水利设施看作是一种经营手段,有些渠道开挖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甚至是赔钱,每年需要税收来补贴。
总的来说,非洲公司对印度农村的管理,相对经济效益低,但产出分配更平均。
所有不同的政治、经济政策,最后造成的结果差异非常大。
行政上度过初期改革的阵痛后,公司投入行政的管理成本反而大幅度下降,皇权不下乡本就是一种低成本统治方式;农业上的抑制兼并、限制地租等等,让最广大的农民过着穷苦但平均的生活。
最后的结果就是,公司印度统治区的人口增长率远高于英属印度。经济条件好的时候,双方的生育和死亡率其实差不多,但一旦经济危机或者粮食歉收,公司印度的政府会实施救灾、赈济等传统政策。而英属印度,由于经济作物比例太高,很容易发生饥荒,饥荒发生之后,英属印度即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饥荒的办法,政府也缺乏救灾、赈灾的动机。爱尔兰发生饥荒的时候,英国女王尚且不救济,更何况印度人呢。
所以一次一次的饥荒,动辄夺走上千万人的性命,这种情况下,英属印度的人口始终增长不起来。
不同的管理方式,不但让公司印度跟英属印度的人口增长形势不同,也让公司印度跟英属印度调动统治区资源的能力千差万别。平时确实是英属印度榨取的资源更多一些,可是到了战时,英属印度却很难高效动员统治区的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他们平时的榨取几乎就是极限,增长的空间有限,另一方面,主要还是组织形式上的。
英属印度,为了节约成本,采用商业化管理方式,追求财务平衡,尽可能的减少支出,增加利润,而且很重视短期财务水平。所以在逐步建立统治的过程中,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势力。四五百个土邦王公,占据着百分之四十的土地。英属印度政府不干涉土邦王公的统治,王公接受英属印度的保护,一方面让英属印度的軍队驻扎在他们国土上,还负担这些軍队的军费开支,另一方面,还要向英属印度缴纳其他税收。
英属印度政府通过这种方式,让印度农民和土邦王公养活了一百多万英印陆军,这一百多万軍队,性质上都是雇佣兵。
而公司印度,由于建立的是一个大一统的行政机构,逐步统一过程中,土邦王公要么选择放弃封建权力,退化成土地所有者,要么选择抵抗,被消灭。这个大一统的机构,平时养活的士兵并不多,因为不像英属印度那样,一方面需要养活軍队镇压叛乱,一方面还要为女王开疆拓土,主要是去非洲打仗,还有一个考虑则是防备中国軍队的威胁。
非洲公司则没有这个顾虑,不太担心英属印度的进攻,一方面是强大祖国的保护,但更重要的是,公司印度从中国复制过来了一套兵役制度,平时不需要太多的常备军,但战时,可以很快的动员大量后备役軍队。
这个后备役的规模有多大,开战之后,公司印度下达总动员令后一个月,五百万印度士兵立刻被武装了起来。
(https://www.xddxs.net/read/2530445/415760466.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