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大结局 > 第六百零七节 印加国王的棋子

第六百零七节 印加国王的棋子


  这是一个开放的棋局,皇帝可以将天下人当棋子。天下人也都可以当棋手,将别人推上棋盘进行博弈。

  印加国王虽然操控不了正副棋局,但他也绝对不是有进无退的过河卒子,他觉得自己至少是一个纵横驰骋的骏马,甚至可以是一个居于帷幕之后的宫相。

  美洲这一亩三分地,就是他的九宫格,足够他辗转腾挪。他可资利用的,绝不仅仅是自己的国家。

  美国内战之前,南北美洲合在一起,最强大的势力,除了中英两大巨头之外,美国是当之无愧的第三霸主。中英两巨头在全球博弈的大背景,注定双方都不会投入绝对的力量在美洲,这让美国的地位格外有利,他们几乎就是决定美洲平衡的秤砣,可现在这个沉甸甸的秤砣自己断裂了,变成了两部分,分量就有些不够了。

  美国这个秤砣的分量下降,中英两巨头的分量没有消减,但也没有增加,变化的,只能是其他秤砣,在这些新变化中,最大的一个是印加王国的成立,另一个就是德国控制墨西哥。

  所以朱永很清楚的意识到,在拆解美国的问题上,他不是孤立的,德国人更愿意拆解美国。

  德国人控制墨西哥之后,尽管控制的不是一帆风顺,可在强大的军事力量压制下,大局已经稳定了。而且德国人已经开始在墨西哥尝到甜头,美国内战爆发后,美国棉花对外输出中断,全世界棉纺织工业重伤。中英两国都在一年之内找到了替代产地,而且主要都是自己控制势力范围内的产区,英国依靠印度,中国则从印度河、孟加拉、南非等地更广泛的进口棉花和棉纱。

  两国的纺织工业危机只持续了一年多,就渐渐稳定下来,尽管棉布价格上涨了近一倍,但还谈不上崩溃。而德国受到的影响反而更小,战前他们就开始缩减从美国进口棉花,转而向墨西哥进口。

  墨西哥的棉花生产,无论是规模上,还是效益上,都赶不上美国。但并不是因为墨西哥的印第安人村落和农民的生产成本更高,印第安人过着十分简朴或者说贫穷的生活,他们的生产成本上,并不比美国的奴隶制种植园高多少,问题主要出在管理方面。

  过去墨西哥的印第安农民种植的棉花,要先在集市上出售,然后在大城市集散,最后从港口出口。不管是西班牙殖民政府,还是卡洛斯政权,他们都采取压榨政策,集市上征税,城市里征税,港口上还征税,仅仅一个棉花的流通环节,就要面临三道征税,另外还向农民摊派税赋,可以说墨西哥棉花价格更高,主要出自赋税问题上。

  德国人改变了这些,他们对墨西哥的行政采取了全面的普鲁士化,精简了大量机构,裁撤了大量冗员,也简并了大量税收。而且还引入了更新的商业模式,加速物流中转。同样的铁路运输,在德国人管理下,不但火车能够提速,还更加准点,运费还能降低。

  过去的三道流转税,德国裁掉了,只有出口还有一道关税,内地的流通税全面取消;在棉花产区建立了大量棉花交易所,方便棉花交易,让交易的中间环节大大减少;改善交通运输,对铁路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尽管大量铁路掌握在中国公司手里,但墨西哥政府强制通过标准的铁路运输表,让墨西哥的铁路网跟德国的铁路网一样,尽管在不同公司手中运营,却能基于同一个时间表运转。

  这些制度性建设,都大大提高了效率。结果墨西哥的棉花出口价格下降了近三成,战前跟美国棉花的价格相比,已经相差不大,美国内战爆发后,国际棉价暴涨,墨西哥棉花行业大大获利。但德国人通过关税调节,尽量让涨价后的墨西哥棉花进入德国市场,而不是他国市场。这让本就脆弱的德国棉纺织工业得到了续命的原料,甚至日子过的比英国还要好。

  与德国相比十分鲜明的是法国,法国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很少有,或者说没有建设成棉花产地,法国棉纺织工业只能从国际市场上高价采购棉花,结果还很难采购到足够数量的原料。这次棉花饥荒,让法国棉纺织工业遭受了毁灭性打击。

  随着这次棉花饥荒,各大强国纷纷开始谋求自己的安全的原料产地,但面对的却是一个已经瓜分殆尽的世界。法国开始大力在北非推行棉花种植,英国在印度推行特别关税,加大了棉花出口的关税,但出口英国本土的,并不收关税,等于让印度棉花保留给了英国。德国当然继续重点经营墨西哥,墨西哥的棉花产区迅速扩大,只过了两年时间,就已经可以满足德国的需求,将德国的棉花进口价格,压缩到了比战前略高的水平。

  中国自不用说,势力范围内能种植棉花的地区多了去了,四大海外公司的领地中,除了澳洲公司之外,有的是人口众多,土地肥沃,日照良好,水利丰沛适合种植棉花的土地,印度河流域、孟加拉地区、南非王国、刚果河尼日尔河流域、南美洲这都是适宜棉花种植的地区,本土的松江、山东、伊犁、中亚也有大量的棉田,海外领地上的美洲西岸地区,密西西比河流域,也都有庞大的棉花产区。美国内战前,中国对美国棉花的依赖,就已经下降到了一成左右,对外棉花进口,总共也只占本国总进口量的两成。中国比英国更有能力快速替代美棉。

  真正受到毁灭性打击的,其实是希腊、奥匈帝国这些新兴的工业国。

  鉴于这种局面,各国政界其实已经很清楚,海外领地对本国经济的重要性。

  而美国不但战前对德国控制墨西哥处处设防,即便德国已经实际上控制了墨西哥,美国依然进行抵制,他们控制了加勒比海上的西班牙领地,而且依然跟德国打贸易战。

  现在美国发生了内战,德国可能会重新支持一个统一的美国出现吗?

  绝不可能,不但因为战前的关系,即便是战争中,德国跟美国的关系也日益紧张。

  多艘德国进出墨西哥的商船被美国北方联邦的海军扣押,美国人的解释是,这些商船上装载着大量军火。德国人则强调这些军火是送到墨西哥的,用于给墨西哥驻军换装,是墨西哥王国采购的。

  这种情况很显然,德国人在做利润丰厚的军火走私,但这们生意很多国家都在做,英国人在做,法国人在做,中国人在做,但英国和法国商船美国联邦海军很少扣押,中国商船甚至能直接开进密西西比河,就只有德国商船不断遭到扣押。相比中英法三国,美国联邦为了杜绝南方得到三国的军火,不断向三国军火商下达海量订单,一方面是满足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组织南方得到军火,而且不惜大幅度提高采购价格,目的就是让南方即便能够买到军火,那价格也难以承受。

  但北方联邦对德国军火却一直排斥,不但北方自己不进口德国企业的武器弹药,他们还用封锁的办法组织德国軍火商卖给南方。北方不买德国的军火,不是克虏伯的大炮不够优良,不是毛瑟的步枪不够优良,阻挡德国卖给南方军火,也不是真的因为德国违反了国际公法,原因都只有一个,只因为德国的海军不行,让德国在欧洲大陆空有强大的陆军力量,却无力维持在海外的影响力。说白了,就是美国得罪不起中英法这样的大流氓,但得罪的起德国。

  随着德国资本对墨西哥的高效开发,首先壮大起来的,就是德国的航运业,德美航运公司迅速成为欧洲到美洲最大的一个航运势力之一,仅次于英法两国。借助航运业的发展,德国重工业迅速助推造船工业发展起来。

  海运、造船工业代表的海洋利益集团越是发展,德国向海外扩张的动机也就越大,德国工业的外向型特征十分明显,缺乏自给自足的基础。原料不能集资自足,市场也无法消耗本国工业品,轻工业一直落后,重工业仅次于英国,甚至有赶超之势。越来越呈现出原料依赖进口,工业品依赖出口的模式。

  在这种形势下,他们其实已经没有回头的余地,只能闷头向外扩张。但还有一个俾斯麦在压制这种倾向。姑且不说俾斯麦能不能压制的住,但对于墨西哥的既得利益,德国绝对无法割舍。但在美国掌控着古巴、牙买加、波多黎各的情况下,墨西哥通向大西洋的海域,无论是墨西哥湾还是加勒比海,其实都是一个封闭的海域,受制于美国。

  而美国北方的工业实力雄厚,轻重工业都相当发达,轻工业不弱于法国,重工业不弱于德国,一旦让美国南北统一,回到战前的形势,德国控制的墨西哥,势必遭到美国的封锁。要么德国选择以后屈服于美国,要么就只能对抗。

  权衡之下,以俾斯麦的才华,绝不会看不到,让美国保持分裂,让南方控制加勒比海诸岛比南北一统,让北方势力控制加勒比海更有利。

  所以占据墨西哥的势力,阻挠美国统一的动机,其实比印加王国更大。至少印加王国主要是面向太平洋的,主要利益方向是中国,这个方向是美国干涉不到的,因此墨西哥注定是一颗印加国王可以利用的棋子。

  可印加王国本身,又何尝不是德国可以利用的棋子呢?


  (https://www.xddxs.net/read/2530444/417217838.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