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狂人阿Q > 第三百三十一节 迎驾

第三百三十一节 迎驾


  信船抵达美洲,要比大舰队抵达早三个月。

  在巨额海贸利益的吸引下,这些年中国的造船能力越来越强,不仅仅是造船厂规模上的扩大,也不是产量的扩大,技术上同样在狂飙突进。

  中国人制造海船的根基,比任何国家都更雄厚,有一些技术很早就站在了帆船的巅峰,即便西方挤入传入,也无法淘汰这些技术,比如硬帆技术,西方人可以坚持自己的软帆,但无法让中国人接受,中国继续使用硬帆,葡萄牙人结合硬帆打造的老闸船就是一个例子,船体技术完全采用西方技术,风帆却使用中国硬帆,足以说明硬帆至少不比西方风帆差。

  另一项技术,则是西方人直到钢铁船时代才引入的,那就是水密隔舱技术。因为水密隔舱大大增加了商船的安全性,让中国商人可以在船体更加淡薄的情况下,获取海运的安全,因此中国船体较轻,吃水更浅。法国船也有类似的特征,吃水浅,就跑的快。但法国人是以牺牲船体安全性为代价做到这点的,因此法国舰跟英国舰正面硬战往往不敌,甚至在海商的抗风浪能力都更差。

  中国工匠们结合西方一些理念,在商船上继续保留水密隔舱技术,保持船体更轻特点的同时,不断增大船体,改变传统的长宽比例,同时增加更多的风帆,目的是为了追求速度,在海商运输,跑得更快的,当然更快收回成本。

  于是出现了一种船体细长,长宽比可以达到6比1以上,在500吨级的商船上,加装了五道桅杆,吃水浅的几乎贴着水面航行,速度极快,比传统帆船几乎提高了一倍。早期这种船设计出来,是往欧洲运送茶叶的,抵达伦敦的时间缩短到了三个月。

  由于船体细长、速度快,渐渐获得了飞鱼船的名字,跟西方的飞剪船在原理上颇多相同之处,不过飞剪船还没有出现。飞剪船是利用空心船首,让船的浮力更强,吃水更浅,而水密舱技术,几乎让船底全都是空心的。飞剪船采取流行性设计,减少上层结构获得稳定性,这些特征也已经在飞鱼船上出现,这是经过中西造船工匠反复修改的结果。甚至不能称之为一种中国船,而是中西技术结合的产物。

  这种船一出现,就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在运茶行业普遍推广开来。现在已经被西方国家接受,不过他们建造的飞鱼船跟中国也有区别,他们改装软帆,而不是沿用硬帆技术。随着通往黑海铁路的修通,茶叶、药品这些价值高,又对保存条件要求高的商品,大量走铁路,然后从黑海输送到欧洲,比走苏伊士运河更近,从中国茶区的春茶运到伦敦,现在几乎只需要两个月时间了。

  不走苏伊士运河之后,飞鱼船渐渐退出了印度洋航运,毕竟这里的大宗商品贸易,用更大吨位的远航海船更加划算。但在美洲航线上,飞鱼船继续占有一席之地,毕竟往美洲输送茶叶还得走海路。

  队也采用了大量的飞鱼船作为信船使用,比舰队早了三个月抵达金山(圣佛朗西斯科)送去了皇太子亲临美洲的消息。

  朱对这个消息极为重视,他跟陈周全一起开辟了美洲现在的状况,人口超过千万,生活富裕,安居乐业;但他性格比陈周全更豁达,更拿得起放得下,所以他比陈周全更年长,却活得更久,陈周全已经死了,比陈周全大十多岁的他还活着。

  但他也已经年过七旬,今年都七十有八,没几年活头了,所以他急于变现手里的资本,希望得到皇帝的认可,让他朱家成为名副其实的美洲之王。他愿意成为一个恭顺的藩属国,类似朝鲜、安南那样年年纳贡称臣。

  朱觉得皇帝应该不会拒绝,毕竟美洲距离中国以万里计,而且还有前科;皇帝不是册封了苏冲阿为南非国王吗,册封他一个美洲国王怕也不是问题。只是皇帝迟迟没有态度,让他决定试探一下,毕竟他等不了多少年了,万一他一死,他几个儿子能否守住家业,他一点信心都没有,他在培养子孙的能力上,其实跟陈周全差不了多少,他的子女比陈周全更多,成年儿子就有八个,女儿更是一大堆,八个大儿子分为五房,各自为政。

  不是朱统御力不强,连儿子都管不住,而是这些儿子跟着他一起打天下,最大两个儿子,当年跟他一起纵横海上,其他儿子也都在美洲开拓中立下功劳,立下功劳的另一面是,他们各自都培养出了自己的班底。

  朱很确信,如果他突然死了,那么他八个儿子肯定也会像陈周全三方儿女那样,互相残杀。所以他需要得到皇帝的支持,如果皇帝册封的国王就不一样了,有中国的规制,需要得到皇帝的册封,才能取得王位,那么只要中国不倒,美洲国也就不倒,就像朝鲜李氏王朝能屹立数百年不倒,靠的不就是天潮的册立吗。也有可能是朝鲜那样的阮郑分裂,但有天潮调停,也能割据一方成为诸侯。

  所以中国的名义,对他很重要,没有这个名义,他连他那些儿子的势力都无法凝聚,除非他愿意大义灭亲,在自己死前,为他的继承者清洗其他儿子,但虎毒不食子,他做不到。

  因此他给皇帝传去了一个隐晦的信号,通过派兵吞并陈周全势力,向皇帝展现一下他在美洲独一无二的力量,如果皇帝有意册封,他朱家就是当仁不让的美洲国主,如果皇帝不愿意分封美洲,就麻烦了,皇帝肯定会采取措施。

  朱对后一种可能十分矛盾,他是有野心的人,任何人在他这种状态下,都不可能没有野心,况且他本就是一个纵横大海的海盗王。如果皇帝不肯分封美洲,他打下的这些基业,让他拱手让出去很不甘心,但跟中国对抗,他又充满了无力感。

  他考虑过各种可能,山对面的美国是从英国分离出来的,打了八年苦战,如果他跟中国开战,能打八年吗?这么多年不是没有夷人找过他,英夷早就拉拢过他,表示过各种至此,他相信他跟中国开战,英夷会支持他。可即便英夷自己,跟中国打了才一年,也撑不住了,到时候他朱跟中国开战了,英夷撂了挑子,他找谁说理去。

  对抗的成本太高,他这种行为在中国那是反贼,是要诛九族的。他朱家世代海商,虽遭人歧视,可家大业大,在国内还有很庞大的宗枝,如果他能成功,那么那些人舍了也就舍了,一将功成万骨枯,想成就帝王霸业,抛家舍业的心理他是有的。可如果希望渺茫,断送了九族,那就真是愧对祖宗,死后都不得安生。

  矛盾的朱,不敢率先行动,他打算看看皇帝的主意在做决定。皇帝派了皇太子来,朱觉得可能不会有什么好消息了,如果是册封他,肯定是派吏部的大员来,派皇太子来,还带着兵来,怎么看都不像是册封他来的。尽管出兵的名义是去远征美国,但谁不知道假途灭虢的典故。

  皇太子的兵他也不怕,消息是出兵十万,假如这不是一个虚数,真来了十万他也不怕,甚至来个二三十万人他也不怕,对方远渡重洋,他以逸待劳,打他个半渡而击,胜算很大。

  问题是打赢了不解决问题,消灭了皇太子的大军,可就捅了篓子了,接下来就不是二三十万人,两三百万的中国大军也不是不可能,天子一怒伏尸百万,这并不仅仅是一个比喻。

  焦虑不安的朱,决定先好好的迎接皇太子,他亲自在港口迎接。带上两个不太重要的儿子,就算给了皇太子尊重了,其他儿子都分驻在各地,以防万一。

  舰队终于进港,一艘艘大小战船在码头靠岸,水兵们下船列队,士兵们迅速占据了港口各处要地,一副来者不善的样子。

  朱依然没有行动,附近的炮台要塞都在他手里,港口让给对方无碍。

  他恭候在海关衙门,却迟迟等不来皇太子下船,不久来了一个军官,传令让他去船上迎驾。

  朱很矛盾,上了船就身不由己了,若对方对自己不利,根本无力抗争;但他还是决定去,他已经做好了各种准备,即便他身有不测,他的那些儿子们也能控制大局。在美洲这几十年他不是白混的,这里早就给他打造的铁桶一块,就是皇帝来了,也休想轻松夺走他的基业,这才是他真正敢向皇帝暗示分封的底气。

  如果皇太子不是一个愣头青的话,也不一定会做出扣押他的举动,满清扣押郑芝龙,酿成郑成功纵横台海数十年的教训,相信大周会考虑。

  在他印象中,皇帝一直都是一个十分沉稳,而且相对能够做出让步的人,不太可能做出这种极端举动,所以朱还是决定登船,迎驾。


  (https://www.xddxs.net/read/2530427/408526755.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