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二十一 辞官
就在曹皇后和张贵妃等人各自转动念头的时候,皇帝和李不弃的谈话话题却发生了改变。赵祯抬头看看天上薄薄的云彩,没话找话说:“看来这两天还能再下一场雨,这场旱灾算是解了。对了,这次福安钱庄组织商户购粮救灾效果确实不错,不知最后是赔了还是赚了。”
李不弃知道该来的事情还是来了。
一开始李不弃组织大量粮食涌入北方定点打击一些囤积居奇的大户时,因为前期保密工作做得好,除了投放粮食地区的地方官和皇帝拍手叫好外,无论是那些大户,还是他们在朝中的后台都一脸懵逼。但是朝中有人着急,这些粮食和福安钱庄以及李不弃的关系很快就都被调查出来,不过因为这事儿是占了救灾的名义,又是皇帝首肯,做得又几乎是滴水不漏,那些想找茬的人也是无从下嘴,只能找些什么“与民争利”、“干扰官府救灾”、“粮食过境而不救灾致百姓哗然”一类的小问题说事。
但是这些大户的能量也是极大的,见这些小事扳不倒李不弃和福安钱庄,很快就发动御史弹劾警察司与福安钱庄勾结掌握巨量的粮食,暗示这是有谋反意图。现在救灾的紧迫感已经过去,皇帝又开始担心起自己无法控制国家的钱粮来。
谁都知道造反就需要两个条件——兵源和钱粮,皇帝不但怕大臣控制军队,也害怕有人能控制钱粮,这就是为什么宋太祖的强干弱枝政策要把地方上的钱粮都收归中央的原因。因此,当一笔钱粮能造成朝野震动时,这位长于深宫的皇帝又肝儿颤起来。
李不弃估计,如果不是这事儿从一开始就没有瞒皇帝,并且时时向皇帝汇报,皇帝早就忍不住让皇城司调查了。所以皇帝能憋到现在才开口,就已经算是对李不弃很信任了。
现在既然皇帝把话问出口,那就说明皇帝忍不住了。现在李不弃并不想去打消皇帝的顾虑,反倒准备再次刺激他一下。所以他并不准备在这批救灾粮本身上纠缠,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这次是赚了,至于具体赚了多少,还没有核算出来,待有了结果,内库提举自会禀报陛下。臣估计,这次赚了不少。但正因为赚了不少,臣忧心忡忡。”
皇帝忙问:“这是为何?”
李不弃一脸严肃地说:“此次赚的钱,多是各地豪强大户一开始为了囤积居奇高价卖粮,待看到粮价被打到谷底,又无望上涨只得低价卖粮所赚的差价。也就是说,这些都是从豪强大户身上赚的。赚得越多,就说明这些黑心的豪强大户财力越雄厚。陛下想想,大灾之时,朝廷官府没有钱粮,豪强大户却可以拿出这么多钱粮来,或者是百姓为了活命必然依附这些豪强大户,或者是豪强大户趁机兼并使郡县之田尽为其有。不论哪种情况,这些豪强大户都有足够的资本凌虐地方官府,这个岂不令人心生警惕?”
“作乱必要军队和钱粮。臣以为,唐末藩镇掌握各地军队和钱粮,一旦朝廷有事便有趁机割据的机会,以致有五代之乱;现在却是地方官府无钱无粮亦无兵,虽是绝了地方收臣割据的可能,却开了豪强大户作乱的方便之门啊。”
李不弃明显感到皇帝的耳朵竖了起来。果然赵祯站住脚问道:“怎么说?”
李不弃说:“三天前,包提举报上的案子想来陛下看到了。西京大户勾连洛阳以西桃花山的匪寇巧取豪夺非只一日,若不是这次因为那些大户恼怒福安钱庄破坏了他们抬高粮价的阴谋,指使匪寇劫夺粮车被警察拿下,还不会败露。其实包提举手上还有几件这样的案子没有查实,有怀疑但是没有证据的案子更多。由此看来,其实地方上大户与盗匪勾连,甚至本身就作盗匪的并非个案。现在地方官府无钱无兵,甚至不整修城池,有盗匪也不能防御,一些地方上上但知有豪强大户,不知有官府。一旦有什么大事之时,盗匪有人,豪强大户有人有钱粮,杀官造反并非难事。”
见赵祯的脸色凝重起来,李不弃开始为几年后的自己铺路:“正是考虑到这种危险,臣才借赈灾敲打那些黑心的豪强大户一下,告诉他们陛下有得是手段整治他们,让他们知道敬畏朝廷。但这种法子只是权宜之策而已。”
赵祯听李不弃说这次是权宜之策,就知道李不弃肯定还有后话,便问:“可有什么一劳永逸的法子吗?”
宋朝文人的想法真的很脱离实际,无论是皇帝总想为每一个问题都找到一劳永逸、十全十美的法子,如果找不到,他们就宁可什么都不作。李不弃在推销自己的政策时也只好把自己的法子打上一劳永逸的标签:“臣有一策可以一劳永逸。臣请陛下变强干弱枝之法,行强干强枝之策。”
赵祯问:“何为强干强枝?”
李不弃指着头顶上的树冠说:“陛下看这树木。移植树木时要先把树木的枝条砍掉,以防风吹枝叶摇晃树干,保护主干和树根不会枯死。但是当树木种好后,树根扎下,根基稳固,却要使其枝繁叶茂。只有枝繁叶茂,主干才能长粗。若是树枝枯萎,主干也无法长高长粗,甚至经常会连带主干和树根也枯死。”
“立国之初,以五代教训,太祖定强干弱枝之策,正是防范地方割据的妙法,便如树木移植之后保护主干和树根一样。但是如今大宋立国已近百年,经数代教化,奉大宋正朔已经深入人心,便如树根已经牢牢扎入土中,再没有什么能动摇。臣以为,现在是时候强化州县职权了。臣这几日都在思虑此事,过几日,臣就呈上关于此事的札子。”
“喔,好。”赵祯点点头。说实在的,他对改变“强干弱枝”的政策并没有多大的紧迫感,心里还在想着李不弃所说地方豪强的问题。
是啊,李不弃说得有道理,能一下子拿出三五百万贯的福安钱庄有可能造反,那么地方上那些能拿出几十一百万贯的豪强大户就不能造反吗?这个问题怎么解决?福安钱庄的这几百万贯好歹还是在自己的监督之下,地方上的豪强可是连县官都敢杀的。
想到这里,他又不禁想起庞籍说的话来——“若是将来再有大灾之时,有心怀不轨之人如福安钱庄这样控制数百万贯银钱操纵粮食,官府无法与之抗衡,又该如何?”
于是皇帝又随口把这个问题问了出来。李不弃轻松一笑道:“有朝廷那么多地方官看着能出什么事?莫非陛下认为那么多官员都白养活了?便是这些官员都尸位素餐,还有警察司调查局时刻注意着这些动向。臣力主在警察司建立调查局的用意,就是一旦有风吹草动,就能立刻报知陛下。”
“现在调查局开始运作之后,警察司就越来越重要了。因此臣请陛下能择一股肱之臣执掌警察司。”
皇帝一愣,不解地说:“不弃和包卿都是朕信任的人,有你们提举警察司就好,朕无意再任命他人。”
李不弃却说:“臣却要向陛下请辞警察司与军器监的差遣,因此请陛下另委他人。”
赵祯惊问:“这是为什么?”
李不弃说:“如今与辽国议和马上就要完成,暂时不需要臣冲锋陷阵了。臣想专心办好这武备学堂,再做做学问,但是警察司和军器监两个差遣皆事务繁忙,因此请辞。”
赵祯完全没有想到李不弃会撂挑子,自然不肯。但是李不弃却一再坚持而且情真意切,赵祯只好原则性同意,但是却问道:“那军器监也倒罢了。你辞了这警察司的差事,你说朕让谁来管好?”
李不弃说:“这是陛下决断的事,为臣的不好置喙。”
赵祯显得很大方地说:“不妨,你只管说来。朕一时心中还真的没有合适人选。”
李不弃想了想说:“臣以为还是李公明最合适。”
赵祯听李不弃推荐的是他表弟李璋,不禁暗暗点头。
李璋是他表弟,不但忠心耿耿而是为人低调,能力也不差,和包拯也一定能处得来,确实是掌握警察司的不二人选。至此,赵祯算是彻底相信了李不弃是真心实意地辞职。
这下他又想起来李不弃当年放弃官身去作翰林伎术官,完全不在意仕途的事情,因为被宰执和言官们挑拨的心中的那点儿别扭也基本消散个干净。
(https://www.xddxs.net/read/2452355/416548000.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