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 猎宝小说免费阅读 > 第306章 宋三彩

第306章 宋三彩


  陶枕一套四个,都摆了出来。梅兰竹菊,春夏秋冬。

  枕面为兰的图案,带着“春”字;枕面为竹的图案,带着“夏”字;枕面为菊的图案,带着“秋”字,枕面为梅的图案,带着“冬”字。

  四个陶枕,一般大小,四周纹饰一致,只是枕面不同。

  梅兰竹菊,又被称为四君子,古代也被用作指代四季。当然,夏季用竹,其实不如用荷多见。

  四季四枕,寓意不错,这是要一年四季都睡个好觉,而且兼带风雅。四种植物,以君子之谓进入国画和器物纹饰,是宋代开始的。

  这时候,陈丹洋没忍住,直接问道,“不是唐三彩,是什么?”

  孙中原看了看摊主,摊主的确是个懂行的,“这是宋三彩,宋代瓷器已经开始大流行,陶器倒是不多了。”

  的确,瓷器与陶器相比,有很多优点,不过,陶器也不是一下子就没有了。就拿三彩陶器来说,知道唐三彩的多,但是宋三彩、辽三彩、金三彩,一样存在,而且明代也不是没有明三彩。只不过,越来越少,越来越不出名罢了。

  从艺术构造上来说,陶器其实比瓷器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可塑性强,所以,陶器里面,样式比较多。很多陶器是不上釉的。同时,陶器即便上釉,也是低温釉,往往要经过二次烧制。

  “宋三彩肯定不如唐三彩了?”陈丹洋既然问了,干脆直接点儿。

  “不能简单地说哪个更好。唐三彩的器物,比之宋三彩更为大气华贵,但是宋三彩的彩釉更为丰富,比如这艳红,唐三彩就没有。再就是,唐三彩都是冥器,宋三彩除了作为陪葬品,还有不少生活器物。”孙中原解释道。

  摊主翘起大拇指,“这位先生你真是行家。而且啊,宋三彩别的省很少见,就是我们川省特别多!”

  这个他没乱说,宋三彩主要就是出自川省。

  两宋年间,中原多发战乱,但是川省位于西南盆地,相对安定,也比较富足。川省的宋三彩,就是对唐三彩的一种直接继承,是物质基础良好条件下的一种延续。

  唐三彩之所以大气华贵,除了唐代的风格,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主要为贵族陪葬品。但是宋三彩,却逐渐普及,普通老百姓也有用之陪葬的,这个量就比较大。

  同时,由于艺术性的强化和发展,有的也开始被用作生活器物。整个两宋时期,川省的宋三彩经历了一个大发展。不过,宋末元初,质量也开始下滑,最后在元代消失。

  孙中原一边看,一边大致说了说。这一套四个陶枕,保存还是比较完好的,而且工艺精良,确实不错。

  “这一套多少钱出?”孙中原开始问价。

  “货卖给识家,难得碰到你这么一个懂行的,我便宜卖给你!”摊主说道,“我收来的时候,一共花了六千,我只加两千块钱,也是个吉利数,八千卖给你!”

  孙中原听了,不管摊主有没有说谎,这样的东西,就是一件,两千左右也不好收货,何况是一套,价钱还得加。八千一套,的确是不贵。

  而如果真是这样,那说明摊主够豪气。古玩一行,六千收货,八千卖,说夸张点儿,有点儿赚吆喝。这点儿利,放别的行当里可能不少了,可在古玩行里,少有人愿意出手。

  既然如此,那就买了吧。

  东西有点儿重,孙中原留了摊主电话,说好逛完了回来拿上,本来他还想给摊主点儿订金,结果摊主大手一挥,说不用,他也没有再勉强。

  送仙桥古玩市场面积不小,地摊也不少,下午已经撤了一部分了,但孙中原和陈丹洋还是逛了半天没逛完。当然,陈丹洋看得比较慢也是一个原因。

  基本都走了一遭,再也没遇上什么合意的东西。这逛市场就是这样,不是说没有好东西,有的东西是真品,但未必喜欢,价钱也未必合适。

  转过一个拐角,他俩本来准备绕回去取那一套四个陶枕走人了,因为天儿也不早了,至于店铺,也不打算逛了。

  可就在这个拐角的摊子上,孙中原发现了一个青花笔筒。

  这笔筒工艺不赖,主画片是古松人物,背后衬着远山连绵。松树下是一个成年人和一个小童在对话的样子,有点儿“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意思。

  青花发色是国产普通青料,不过倒也明快,而且画工不弱,颇有韵味。

  孙中原蹲下身来,拿起这件笔筒。结果,底款居然是隶书!三字,应是个堂号斋号:闲云斋。

  这显然不是官窑,官窑落款虽然也有堂号款,但都有据可查,孙中原却从未听说过“闲云斋”。而且,官窑堂号也不会显得过于意趣。

  同时,这东西不是新的,至少也是清代的。

  瓷器落款,孙中原从没见过隶书款儿,甚至都没听过。

  从明代永乐开始,瓷器始有底款,一直到清末,基本上只有两种书体,那就是小篆和楷书。

  这个不是偶然的。

  底款是用笔写上去的。小篆最多,笔画粗细一致,容易写;再看看底款上的楷书,很多本来粗细不一,或者抑扬顿挫的地方,也被迫简化了。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瓷器上写毛笔字,比起宣纸上写,那区别太大了,难度不知大了多少倍。美观和成功率都要保证。

  要是用隶书,那更难掌握了。同时,不是写上就完事了,还得再入窑烧制。烧出来之后,隶书字体更容易缺损、变形,那就太难看了。

  所以说,“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这种歌词,只有外行才能写出来。而且,青花瓷是蓝色,不是天青色。

  最要命的是,明代永乐年间瓷器才开始落底款儿,永宣青花算是鼎盛,这要是“仿前朝”,是元朝,屠杀统治汉人,这特么哪来的飘逸?

  不过,这件青花笔筒上的隶书“闲云斋”三字,还是比较飘逸的,而且烧成之后未有缺损。

  瓷器隶书底款,本就少见,再加上相对完整,这确实极大引起了孙中原的兴趣。


  (https://www.xddxs.net/read/2442350/384532028.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