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章 新的时代
次日,新罗女王当着满朝文武宣布,新罗正式归降大唐。消息一出,官员们哗然。
这太意外了,好好的国家为啥突然就要投降大唐呢?两国也没爆发冲突啊,说起来,大唐还是盟友呢。因此当场就有许多大臣辩驳,希望女王能收回成命。
可惜,新罗女王态度非常坚决,大臣们劝说无果,只有干着急。不过有少数的大臣猜想到了一些,女王这么做,恐怕是受到了唐军的胁迫。
虽然他们不知道中间具体发生了什么,不过从女王如此坚决的投降大唐来看,中间的过程恐怕不是那么美妙。
何况,他们也收到消息,大唐已经派出了一支队伍,一直在他们的国土上游荡,稍有不慎,战争恐怕就会爆发,这让这些大臣心里惶恐不安。
一方面,他们不希望就这样投降大唐,为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忧,另一方面,他们又害怕和大唐开战,就凭他们现在的实力,恐怕连大唐派过来的那五千士兵都打不过,更不要说和大唐的主力交战了,简直就是自取灭亡!
在这种揣揣不安的情绪下,大臣们选择了沉默。要改变女王的命令是不可能的,外面逐渐逼近的唐军也不是开玩笑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除了沉默还能怎么样?一切都只能听天由命。
新罗归降大唐的消息很快在民间传开,新罗的子民喜忧参半。
喜的是,一但有了大唐的庇护,他们再也不用害怕遭遇可怕的战争,忧的是,他们不知道大唐会怎么对待他们。
在这种半喜半忧的氛围中,新罗王都迎来了唐军。
陈飞率领军队,在王都城外接受了新罗女王的归降,答应女王优待她的子民,帮助新罗战后重建。不过女王本人以及王室成员需要前往长安,听候陛下的册封。新罗国内的官员暂且保持不变,等到大唐的任命下来了,需要遵守大唐的命令,由大唐对他们进行管理。
新罗女王应允,正式签署协议。至此,大唐正式将新罗纳入版图,且不费一兵一卒。整个朝鲜半岛,也全是大唐的地盘。
一个月以后,李世民颁布诏书,将原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地界设立东海道,由朝廷直接领导管理,新任官员不日将会去前去赴职。
大唐以横扫的姿态消灭了高句丽三国,将三国纳入大唐版图,此举意义重大,让李世民高兴了好几天。归来的将士统统收到了褒奖。
隋朝就是因为三征高句丽,最后把自己给搭进去了。而李世民能如此顺利的征服高句丽等三国,岂不是意味着他治下的大唐已经完全超越了隋朝?这对他来讲有特别的意义,必须……嗯,必须摆个庆功宴庆祝下!
等到唐军班师回朝的时候,已经是两个月以后的事情了,征伐完高句丽三国,大唐又陷入了宁静。不过有一个国家,在见识到了大唐的强大以后,削尖了脑袋往大唐钻,一年的时间,已经派来了两拨“遣唐使”。没错,就是大唐海上的邻居,倭国。
不得不说这个年代的小鬼子还是让人心里感到舒服的,他们不管见到谁,都是一副点头哈腰的奴才相,对谁都是笑脸相迎,就算你把鞋子拍在他的脸上,他也会笑嘻嘻的捡起来,重新交到你手上,关切的问候你:“刚才拍的爽不爽?我的脸有没有磕到你的手?如果不爽还可以做再拍一下,免费的哦。”
就这态度,真的让人反感不起来,因为……打脸的感觉实在是太爽了。
陈飞最近就被一伙小鬼子缠上了。因为他的名声太响亮了,现在大唐还有谁不知道陈记的招牌?还有谁不知道陈记的许多东西都是这个大掌柜的发明出来的?所以陈飞成了小鬼子重点纠缠的对象,一天到晚蹲在他家门口,看到他出来了就点头哈腰的迎上去,做牛做马不嫌累,反正就这样跟着你,跟到你乐意和他交流为止。
一开始陈飞觉得欺负欺负小鬼子还是很有成就感的,但是两三天被他们跟踪下来,心里也觉得不爽起来,于是让胡地带着人,蒙上面以后,趁着夜色把这伙小鬼子痛扁了一顿,确定他们半个月下不了床,这才扬长而去。
他也终于清静了一点儿,不过小鬼子的事情倒是给他提了一个醒。既然小鬼子已经来大唐学习了,那么他有必要去阻止一些事情。比如遣唐使来学习先进的文化……嗯,之乎者也这些你们可以带走,兵法,器物的制造秘方这种你们就不要多想了,绝对不可以传给你们的!
作为一个穿越人士来说,他太了解倭国这个变态的种族特性,就是一个翻脸不认人的阴险小人。如果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可以挑战你的时候,会毫不犹豫的扑上来咬你,并且会将之前对你的卑躬屈膝,统统讨要回来!
所以为了大中华民族千百年后的民族大计,陈飞觉得有必要给这些小鬼子添点堵,如果无法阻止,那也不能让对面太顺利!
于是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倭国人的居住处经常发生各种闹剧,整的他们是鸡犬不宁,而且官府放佛受到了什么命令,拒不管此事。
在见识到了大唐的黑暗以后,倭国人忽然觉得大唐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国内的日子虽然穷苦,但是至少不用受气,于是他们一把鼻涕一把泪,饱含着对大唐恋恋不舍的热情……逃回国去了。
能把以忍耐著称的小鬼子逼得回国,陈飞的功力实在是......越来越近精湛了?
当然,这不过茶余饭后的闲谈笑话罢了,在这个年代,倭国在大唐眼里,甚至还不如东南亚的小国家有分量。
贞观十七年,冬天第一片雪花飘落的时候,朝堂传来了一个噩耗,以纳谏著称的名臣,魏徵病逝了。李世民深感悲痛,亲自为魏徵立碑。
性情耿直经国之才。
这是对这位老臣一生最直白的评价。他来自民间,深知民间疾苦,做官不为自己,只为人民,虽然有时候直言不讳得罪了许多人,但他确实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真真切切为百姓造福。
有官如此,百姓何愁不福?天下何愁不兴?
陈飞去了魏徵的葬礼,认真的在这位老大人的遗体前跪拜。起身踏出灵堂的时候,天空中的乌云刚好散去,一缕阳光洒在陈飞的脸上,光耀无比。
大唐的上一辈已经老去,年轻一辈的时代,才刚刚到来!
(https://www.xddxs.net/read/2434416/404684269.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