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珠娘拜师(下)
赵德言听到李休的话也同样是一愣,这点他还真没想过,不过很快他就毫不在意的一笑道:“驸马你言重了,我相信你无论把珠娘她们教成什么样子,都不会比普通的女子差,这点我绝对的相信你!”
对于赵德言的信任,李休也是无奈的一笑,他们两人虽然是朋友,但并不能无视思想上的代沟,对方估计根本没有明白他话中的意思,不过他也没有再解释,否则就可能会让赵德言误会,从而辜负了他对自己的信任了,而且李休也有自信,自己教出来的学生肯定不会比一般人差。
“李叔父,您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呢!”正在这时,忽然只见做为今天主角的珠娘再次开口道,不过这时她对李休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甚至用上了“您”这个尊称,这让李休和赵德言也是相视而笑。
“好吧,你既然真的想听,那我就说一下我的意见!”李休当下沉吟了片刻,随后这才继续道,“女诫这本书中的确提到了男为尊,女为卑的思想,但是这也要结合当时的环境来看,这本书的作者为汉朝的班昭所写,班昭出身名门,兄长班固、班超皆是一时之人杰……”
女诫这本书是古代女子的启蒙读物,而且书中也的确有男尊女卑的思想,这也导致后来很多人批判此书是封建思想中的毒瘤,但是后来有人却提出,若是从这本书的成书环境来看,作者班昭其实是用心良苦,甚至她未必同意自己书中的观点,但却依然写成了女诫一书。
之所以造成上面这种情况,主要还是与班昭的经历有关,她出身名门,十四岁就嫁给了丈夫曹世叔,而且她因为家庭的关系,再加上个人在史学上的成就,于是经常被召到宫里教导宫中的女眷,甚至被宫中女眷尊称为“大姑”。
而在班昭所处的那个时代,西汉的内部已经开始出现一些问题,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外戚和宫中的女眷干政,熟读史书的班昭自然知道,外戚和女眷干政已经是亡国之兆,事实上后世人评价汉朝灭亡,也都认同汉朝亡于外戚之手,而身处那个时代的班昭却已经预先感觉到了。
在这种情况下,班昭虽然身为女子,但也怀着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于是她就借着进宫教导女眷的机会,写成了《女诫》这本书,刻意的压低女子的地位,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教育,使得宫中的女子能够遵守妇德不再干政,可以说是用心良苦,虽然她的努力并没有阻止汉朝灭亡,但一个女子能够在国家危难之际尽自己的一份力,也十分值得让人尊敬。
“原来如此,没想到班昭写《女诫》竟然还有这样的隐情!”等到李休的话音刚落,珠娘还没有开口,旁边的赵德言却是先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道,他也是个读书人,特别是这几年呆在洪州,几乎每天都保持着读书的习惯,对女诫也十分的熟悉,但他却从来没有从李休说的这个角度来理解女诫。
“父亲不要插话,我还没说呢!”珠娘这时却有些不满的道,不过说完之后却又转向李休道,“多谢李叔父为我解惑,现在我终于知道女诫成书的原因了,只不过我还是想不明白,现在很多人都认为男尊女卑很正常,那么是不是女子真的比不上男子呢?”
“这个问题我可没办法回答你,因为这个根本没办法比较,比如你让女子和男子比力气,那女子肯定不占优势,但你若是让男子和女子比女红,恐怕男子也会一败涂地,所以在我看来,男女也只能说各有所长,不能说谁就一定尊贵,当然我说的只是一般情况,有些也会有特例,比如就像是写女诫的班昭,她的史学和文才就不是一般的男子可比!”对于珠娘的追问,李休当下大笑一声回答道。
听到李休的回答,珠娘也不由得眼睛一亮,随后拍着小胸脯自信满满的道:“我就知道女子肯定不比男子差,以后我就要做一个能够与班昭相比的女子,让后世的人也经常提到我的名字!”
“哈哈哈哈~,有志气,做我的学生就要有这样的胸襟抱负,日后只要你愿意努力,我相信肯定不会比班昭差!”看到珠娘的样子,李休也不由得再次大笑一声,而旁边的赵德言却是摇头苦笑,虽然他十分溺爱自己的儿女,但也不相信她真有这样的本事。
李休的回答也终于折服了心高气傲的珠娘,当下她和弟弟洪宝也立刻向李休行了拜师礼,相比她这个姐姐,洪宝这个孩子倒是十分的老实,从头到尾都没有插话,父亲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他年纪小的原因。
当天下午,李休也在家中调宴款待赵德言一家,顺便也将家里的孩子介绍给珠娘和洪宝两个孩子,结果一帮孩子很快就打成一片,宴会上嘻嘻哈哈的好不热闹,这也让赵德言更加的放心。
几天之后,赵德言也终于做好了准备,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离开了长安,走的时候,只有李休和马爷两人前去相送,因为他这次身负着在西域打造飞奴司据点的重任,也不宜对外宣扬,所以这次离开也只有李休和马爷等少数几个人知道。
也就在赵德言离开长安的第二天,对于侯君集的处置也终于做出了决定,之前侯君集被上官仪用囚车押回长安,当时不少人都认为侯君集这次就算不死,恐怕也难保爵位,但是当结果出来时,却让人无数人惊掉了眼球。
李世民的确不舍得杀侯君集,甚至连处罚都轻的让人怀疑,最后仅仅只是收回侯君集贪污掉的那些财物,并且罚他在家闭门思过,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它的处罚,这种处罚之轻微,简直和没有处罚一样,所以不少大臣知道后,也是在第一时间纷纷上书反对,要求加大对侯君集的处罚,但是却被李世民给强压了下来,由此也能看出李世民对侯君集的偏爱。
不过李世民偏向侯君集也带来了一些反面的影响,比如不少人都对他的这个偏心的决定而感到失望,特别是这件事还牵扯到文官集团与武将集团的权力斗争,更使得不少人在背后推波助澜,所以在李世民仅仅让侯君集回家闭门思过后,这件事也立刻广为传播,不但让侯君集的声名狼藉,甚至连李世民的声望也受到一些影响。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朝堂上的反对声虽然被李世民强压了下去,但是反对的人并没有放弃,时不时就会联合起来在朝堂上向李世民施压,最后李世民也是不胜其烦,无奈之下只能又加了一条,那就是三年之内,禁止侯君集再掌兵,这对于一个武将来说,也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重罚,特别是侯君集的年纪也不小了,荒废了三年的时间,对他来说也是个极其严重的打击。
随着加大了对侯君集的处罚,朝堂上反对的声浪终于小了下来,李世民身上的压力也总算小了许多,不过侯君集那里肯定不会怎么好受,对此李世民也没办法,只能悄悄的派人前去安慰,毕竟哪怕他是皇帝,有时也不可能一意孤行。
李休也一直冷眼旁观着朝堂上的这出闹剧,当最后的结果出来时,他也不由得暗叹一声,因为他知道经过这件事后,侯君集将会对李世民产生极大的怨恨,而也正是这种怨恨,又推动了后来李承乾谋反的闹剧。
(https://www.xddxs.net/read/2414360/389805110.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