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边行军边训练
正月十六,赵子良的两个夫人、三个子女、侄儿赵虎和郑三都还没有赶来,但赵子良已经不能再等了,他事先已经在玄宗面前放了话,无论这次能招到多少兵马,多了正月十五就得拔营启程向北庭。
通过各方面的渠道打听消息,他已经得知北庭都护府都护、北庭行营节度使来矅已经病重不能理事,军政事务现在都是由佐官们协助处理,但是佐官们毕竟不是主官,没有那份当担和魄力,做事难免畏首畏尾,很多事情处置得迟了或者不恰当,就会出问题,这也是来矅急着让朝廷尽快派人去接替他的原因。
不过如今在军中有威望的老一辈的将领们都死的死、瘫的瘫,稍为年轻一辈的还没有成长起来,威望、资历都稍显不足,这也是玄宗让来矅无论如何先顶一段时间的原因,因为他已经无人可以用。
其实以赵子良的资历和战功,完全可以直接上任北庭都护府都护、北庭行营节度使一职,但是玄宗刚刚因为他在漠北灭了回纥和东葛逻禄免了他的职务,他总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又马上任命赵子良去做北庭都护,恰好西葛逻禄人突袭了西林守捉,守捉使和以下将校全部阵亡,他于是顺手推舟把赵子良贬去西林守捉,先去那里站稳脚跟,稳定局面,再让他接替来矅镇守北庭。
清晨,大军吃过早饭后拔营启程,苍凉而有悠长的号角声传出十几里之外,整个长安城都听见了这声音,长安城周边的百姓都知道,赵家军要拔营向北庭出发了。
这批新兵一共七千二百多人,最早进行操练的已经被操练了一个月,最晚的只操练了一天,不过无论是最先操练还是最晚操练的人,都已经学会齐步走、立正、立定和跑步走了,尽管在行军路上绝大部分人的姿势都不正确,并且队形都很散乱、歪歪扭扭,不过总算看上去已经像模像样了。
拔营启程之前,赵子良就已经做了安排和计划:行军路上的前十天,每日行军六十里,这是唐军每天的正常行军速度,按计划必须在中午十二点之前完成,这也就是说,每天五点就必须出发,七个小时完成三十公里的行军,只要指挥得当,集结拔营时和中途不耽搁时间,全部步行都可以实现,中途最多只能停下休息一个小时;吃完午饭后休息一个小时,在原地由各教官带队进行操练,一直到夜晚七点吃晚饭,也就是说上午半天时间以最快的速度行军,下午在休息地进行训练,在野外条件有限,很多项目都无法进行,因此只能训练一些最基本的科目;教官由赵子良的扈从担任,每一个扈从负责三十个新兵的训练和生活事宜,现在各队还没有军官,等所有训练任务全部完成,并且达标之后再进行全军大比武选拔基层军官。
行军中途的第十一天至第二十天,大军每日行军必须达到七十里,依然是每天五点拔营启程,十二点停下休息吃饭,中途休息一个小时,采取齐步走和小跑相结合的行军方式,新兵们前面适应十天,稍微加强度,在保证食物和水充足的情况下应该可以完成,行军速度增加之后,就需要教官们负责安抚和激励士气了,这一点赵子良不担心,他相信他的每一个扈从都能控制好手地下三十个新兵蛋子。
行军的第二十一天至第三十天,大军每日行军必须达到八十里,增加步行和小跑的速度,在平原地带,这种行军速度完全不是问题,现在唐军其他军队,步兵行军速度最快可以达到每天一百二十里,当然这是精锐步兵。
此后行军每隔十天就增加十里,减少步行时间、增加跑步的时间,在尽量不减少其他科目训练时间的前提下完成计划中的训练量。
大军之中不仅有步兵,还有两千骑兵,现在这两千骑兵还不能称之为真正的骑兵,只能成为会骑马的人,骑兵在行军中的任务是在教官的教导下练好骑术,会骑马还不行,还要会控马,要把骑术练得更精湛,要通马性,要在马背上练习几种战斗动作、练习如何开弓,因为是行军途中,因此不能练习骑射,只有在停下休息之后才能摆好靶子练习骑射。
赵子良安排的行军和训练计划的量不可谓不大,不可谓不紧促,不过这么大的训练量和行军速度不是突然一下子就加起来的,而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新兵们完全可以适应下来。
从长安到北庭都护府的治所庭州用后世的计量单位足有五千里,唐军行军一般需要两个月抵达,不过赵子良不但要在行军路上让这支新兵完成基础训练,还要在最短的时间让这支新军脱胎换骨,最起码每天的行军速度要超过一百二十里以上,即便是在沙漠中,每天的行军也要超过九十里以上。
前往北庭的行军路线还是与前往安西的行军路线一样,到兰州之后走河西走廊,刚开始新兵们对每天行军速度和训练量很有些吃不消,不很早就要起来行军,下午还要训练,一直到天黑,这种运动量不是一般人受得了的,不过赵子良这次招的都是年龄十六岁以上和四十岁以下的壮丁,这些新兵身体上都没什么毛笔,也就最开始十来天吃不消,但过了半个月就挺过来了。
这天玄宗想起赵子良带着七千多没有经过任何操练的新兵去北庭总归不放心,于是找来高力士问道:“赵子良和他的七千新兵如今到了何处了?”
高力士哪里知道,于是找人打听,消息很快传了过来,高力士得知消息后向玄宗禀报:“陛下,有消息传来,三天前赵子良所率兵马已经抵达了兰州!而且据说那群农夫已经脱胎换骨,根本不像农夫了!”
玄宗算了算,不由倒抽一口凉气:“这才半个月吧,他就带着那群农夫走了一千七百里(古代度量,大约相当于后世一千三百里)?他是怎么做到的?”
高力士苦笑道:“老奴驽钝,实在想不出他是怎么做到的,就算是李靖再生只怕也不能带着一群农夫在半个月之内走一千七百里!”
这还只是一群新兵,如果赵子良把这群农夫练成精锐之师,每日行军怕不能走三百里?这个数字让玄宗差点惊掉了下巴!这时他想起了杨玉环的话,顿时心中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如今王忠嗣在鄯州对抗吐蕃人,赵子良没能见到他,这让赵子良觉得很是遗憾,这个一直让他好奇和敬仰、威名赫赫的唐朝大将始终与他无缘见面,与王忠嗣同时代并且齐名的皇甫惟明、夫蒙灵察等人,他都见过,并且相识,还建立了深厚的交情,唯独每次都与王忠嗣失之交臂,要说整个大唐王朝之中,边将军权最大的就是王忠嗣,佩戴四个节度使将印,整个唐朝除了王忠嗣,再也没有其他人。
赵子良领军在兰州城外休整了一天,恰好他的家眷追上来了,陈清莹和聂三娘,大儿子赵雷、小儿子赵霆,女儿赵雪,还有侄儿赵虎、郑三和努尔都全部到齐,一家人齐聚后很是欢喜,大军又休息了一天才启程,后勤事务交给了郑三接管。
二月初六,赵子良携家人和大军途径凉州城,见到了李光弼和安思顺,李光弼如今是河西兵马使兼赤水军使,安思顺是大斗军使,这两人都在开元二十九年的武举科考中是他的门生,不过他没有对这两人进行过专门的提拔,只是在当年这两人被分到朔方时,他曾经写信给王忠嗣举荐过他们,没想到王忠嗣这么给面子,把他们两人带在身边,一个被提拔成了河西兵马使兼赤水军使,另一个被提拔成了大斗军使。
安思顺和李光弼这两人当中,以李光弼最受到王忠嗣的看重,其次是哥舒翰、安思顺、王思礼。
古人都几种礼仪,特别是高门大户,身份越高越重礼仪,李光弼显然也是这种人,在赵子良领军抵达凉州时,他与得到消息从大斗军驻地赶来的安思顺和王思礼等人领着凉州文武百官们出城十里相迎,要知道如今赵子良虽然军阶已经是忠武将军衔,但官职只是一个守捉使,他们的官职比他高好几级,不过谁让赵子良是老师,而他们是门生呢!
李光弼等人说年前他们得到赵子良被革除所有职务,并进京面圣时,他们这些学生就像联名上书求情,不过后来接到了张守瑜的加急书信后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赵子良说你们没有联名上书是对的,如果真的联名上书,只怕不但没有作用,反而会让皇帝更加猜忌。
赵子良只在凉州停留了一天,就率领大军继续西进,很快抵达瓜州,这次走沙漠熟悉道路和环境了,行军速度比从前快了很多,同时也避过了八百里莫贺延碛当中的流沙河和沙尘风暴。
二月二十八日,赵子良携家人和大军抵达庭州,在庭州北庭都护府见到了重病的来矅,来矅的病情确实严重,但一时半会又死不了,因为他得的是中风造成的半身不遂,都是喝酒喝成这样的,赵子良估计来矅有很严重的高血压。
赵子良看完来矅,就等于是在北庭都护府报了道,他向来矅暂时借一千精锐骑兵,用于护卫西林守捉和这七千新兵,这些新兵的训练还没有完成,尽管行军速度每日可达一百八十里,很多战斗动作也都全部完成,但是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都没有进行战术、方阵的协同作战训练,所以这支军队想要发挥战斗力,还必须要等上几个月甚至半年时间才行。
来矅虽然半身不遂了,说话也口齿不清不利索,但脑子还是比较清醒的,对赵子良的处境表示理解,并且示意佐官们从天山军抽调一个骑兵营让赵子良带走,半年后归还。
(https://www.xddxs.net/read/2409202/316956747.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