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退役军人安置条例
大海盗们的事情可以放一放,先看看他们未来一段时间的表现再说。
实在不行的话,大不了选个离得近一些的大海盗,以雷霆万钧之势,来上一次杀鸡儆猴的行动。
海盗向来最能审时度势,只要己方出手够狠够快,应该不至于结束现在海盗之间的内战,让他们结成联盟。
所以,陈信的目光重点还是放在了“南部大开发计划”上,开始有计划的退役现役陆军野战部队的军人。
为了让退役制度化,新的《兵役法》或者,暂时叫做“兵役制度条令”开始制定。
条例规定了,华夏联合王国公民,不分种族、民族、职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只要是在一定的年龄内,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兵役,这种兵役制度带有强制性。
在执行义务兵役制度的同时,还执行另外一种志愿兵役制。
不过,相应的服役年限,还有其他的一些细节东西,还需要开会讨论,所以,兵役制度短时间内是拿不出来了。
为了赶上这一波的春耕,让老兵们尽快退役,陈信先把兵役制度条令中的退役部分给拿了出来。
每一个参军多年的老兵,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陈信不可能让他们轻松的离开,失去和王国陆军的牵绊。
所以,初步的《退役军人安置条例》开始实行了。
退役的军人,根据其在部队时候的军衔、职务、服役时间等等条件,可以获得一笔退休金,外加一块退役安置田。
田地可以由退役军人自己打理,也可以交给军人资产委员会代理,每年等着分红就好。
军人在退役后,立即转入预备役,需要随时听候总参谋部和预备役相关单位的调遣和命令,如果抗命,授予的退役安置田将会被收回,其本人将会被军事法庭审判。
随着退役军人安置条例的颁布,第一批长时间没有能够升职成为士官的普通士兵们开始了退役安置工作。
他们每人带上10户参加“南部大开发计划”的新移民,10户新移民编成一个组,设组长,退役的士兵们就是组长。
接下来,第二批退役的,就是那些升任士官后,长时间没能再立新功的军人。
10个组变成一个工作队,设队长,这些士官,就是队长。
10个工作队编成一个社,设社长。依照这个时代的生产力,还有交通情况来看,这社长,就是短时间内基层最重要的领导岗位了,所以,陈信从虎贲营中抽调了一部分的虎贲,去充当社长一职。
基层的情况是最为复杂的,移民们之中鱼龙混杂很容易出事,有了这些虎贲在下面看着,陈信才能稍微的放心一点。
原本,按照陈信的想法,退役人员应该带着自己的武器一起退役,这样一来,在新的聚居区的民兵组织建立起来之前,也算是拥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可是,经过了半年的的战斗,在最近的军事总结会议上,很多连队提出,四年式步枪有问题,不好用。
陈信紧急抽查了一批武器后发现,原来,是因为加工精度的问题,闭锁的栓动结构和滑槽的连接有些不严密,原本这也没什么。
可是,在长时间的战斗后,因为后方的弹药供应不及时,战士们就临时性的使用民兵的二年式步枪的弹药,直接往枪膛里面装填。
没有了制式弹药那一层铜壳的保护和约束,膨胀的火药气体不断冲击那层栓动闭锁机构,让它慢慢开始和滑槽脱离,最终出现了严重的漏气情况。
当然,这里面,陈信是不可能去怪罪那些不按照条例去使用武器的战士。
因为,当时的战斗实在太激烈了,后方的铜壳但要产能不足,战士们也不可能空着手去和后金搏杀。
归根到底,还是陈信本人和确定步枪制式的人员的责任。
想当然的认为,这种射速够快的武器,适合煊军装备使用。
可是,因为射速太快,后方机械加工的铜壳弹无法及时供应,就造成了现在的这种情况。
陈信不禁感叹“超越时代太多,果然会出问题啊。”
制式武器出了这么大的事情。,随身武器跟随退役人员一起走的想法被打破了。
不过,陈信也不可能让退伍兵们空着手走。
于是,一声令下,军械厂以二年式火绳枪为蓝本,紧急改装了一批燧发枪出来,配发给了退伍兵们。
燧发机构在四年式步枪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改进,只要以二年式火绳枪的枪管结构,换上一个稍微改动过的四年式步枪燧发机构,就是一杆二年改式燧发枪了。
到了这个时候,陈信心中再次升起了一股怨念,在枪管甚至是炮管内,拉膛线的技术,己方早就已经具备了。
可是,还是那句话,枪好造,子弹难搞啊。
使用历史上的米涅弹是个好选择,可是,铅块太软了,容易给膛线挂铅,铜太贵了,己方还没奢侈到能把铜当作一次性消耗品的地步。至于使用其他合金,配方难搞啊。
无奈之下,穿越都5年时间了,自己的手下,居然还只能使用滑膛枪,陈信再次叹气。
不过,滑膛枪实际上,也不算是太差劲,特别是加工工艺达到一定的水准,可以进行标准化制作后,己方的滑膛枪威力和精度已经有了质的提高。
很多人都认为,滑膛枪的精度非常的低,只能射击50米以内的目标。
从历史上的战斗情况来看,这确实没错。
18世纪,50年代,有两个普鲁士的步兵连被安排去打靶,目标是7米宽,10米高的木板,结果在200米的距离上,只有百分之十二点五的命中率,当距离拉近到100米距离上,命中率也只有百分之四十六。
法国人的命中率更加糟糕,720名法国士兵射击一个3乘以3米的靶子,在100米距离上只有52个人射中了目标,在200米距离上,只有18个人射中了目标。
这两场实验似乎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可是,实际情况比这要复杂的多。
(https://www.xddxs.net/read/2391841/369701569.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