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通贸易路线
等到天光大亮的时候,平户的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工匠及其家眷作为以后的技术人才被请上了船,安排好了食宿,他们会被送往各工业基地。
驻守本地的士兵和武士作为俘虏被压上了另外的运输船,他们将会被送往刚刚攻占的茂山铁矿,去当旷工。
而本地的农民也被全部带走,他们会被送去朝鲜南部刚刚打下来的地盘种地,充实人口。
这些农民现在很是惊恐,可是等他们到了朝鲜就知道好处了,朝鲜经过最近半年的战乱已经出现了大量的荒田,到时候只要分给他们田地,就能让他们稳定下来。
这也是为了长久的统治朝鲜而做出的实验。
陈信希望通过对两国的人员迁移,打乱占领区的人口比例,暂时让双方产生对立情绪,方便己方居中调解控制,达到辖区的长治久安。
堪束带人砸坏了荷兰商馆的仓库门锁,高举着火把进入其中。
这里的东西很多,最显眼的地方有大量的火绳枪,堪束猜测这些火绳枪都是卖不出去的旧货了。
幕府统一了倭国之后,对外的通商口岸就全部被其把持,这平户虽然还是松浦家的封地,但是海贸已经被直属幕府的平户奉行控制,火绳枪这种杀器,绝对处于禁止售卖的清单上。
仔细看去,发现这里的火绳枪有些地方都粘上了蜘蛛网了,恐怕运来的时间已经不短,不过堪束还是命令劳工们把这些火绳枪全部搬上船,虽然口径和枪托都和己方制式装备不同,而且海边保养不易,有些锈蚀了,但是好歹比朝鲜粗制滥造的鸟铳要好一些,用来训练民兵的基本装填动作还不错,有些精品挑出来甚至也能拿去顶一下武器短缺的空档。
看着劳工们一一的把火绳枪搬走,堪束继续统计,剩下的也没什么让人新奇的,也就是一些倭刀、漆器、硫磺、扇子之类的,虽然知道这些东西不好卖,但是缴获了那么多的大船,这些东西就当是填仓了。
接下来,堪束继续搜寻清点,墙角堆放的几十个大木箱子,引起了堪束的注意,小心的撬开一口箱子,从铁栏杆封住的窗口缝隙里透进来的阳光反射在箱子里,金灿灿的一片差点晃瞎了堪束的眼睛。
赶紧关上,堪束命令一群战兵亲自把十几口大箱子搬到陈信的座舰上去。
接下来还有另外一个仓库需要查验,这回就没什么惊喜了,都是些药材、香料、,棉花、锡、铅、大明的丝绸、瓷器,还有几件样式古怪的盔甲。
在完成了颗粒归仓的搬迁之后,陈信一方开着整整50艘海船扬帆出海,荷兰船只用的都是软帆,陈信一方没有人会操纵,只能从俘虏里面暂时挑出来几个红毛,让他们指导从其他船调过去的水手。
软帆的可操纵性实在太差了,这20艘缴获的荷兰帆船把所有人弄得精疲力尽。
幸亏是在对马岛建立了后勤基地,磕磕绊绊的总算是在几天后回到了这里。
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船队分散,各归各位,有了这么多运输船,陈信一方的海运能力大大的增强了。
这让陈信决定以后还是要多多清缴海上的各路海盗,因为这实在是太赚了。
休息了几天,把所有的事情处理完,通过鹰隼得知最近各基地运转正常,各项工作都在稳步推进,再加上各重要岗位和基层指挥官位置上的虎贲,陈信也就放心下来。
鹰隼能够通过体内的装置追踪到老白的位置,所以陈信下达了每月一封报告,紧急事情再单独联络的命令之后,准备出趟远门。
在打通了倭国的交易通道之后,陈信还需要想办法打通和大明的交易通道。
要知道倭国和朝鲜地小人多,国家的大部分土地都用来种植粮食了,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很小,特别是现在朝鲜动乱,日本也刚刚结束战国时代,想要发展工商业的话,这两个地方都无法提供足够的原材料。
所以,接下来必须要想办法和大明搭上关系。
“对倭国沿海地区的袭扰不能停,一面要掳掠工匠和青壮,一面锻炼海军队伍,还要在各地招募倭国的武士和亡命之徒,这些人是我们下一步扩张征伐的主力军。”
“将军放心,属下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好,现在我任命你为倭国支队的负责人,并且留下50名虎贲协助你,对马岛的人要注意逐步的控制和更换,好好干吧。”
在码头上,陈信和定下的倭国负责人一番交谈之后,留下这段时间攻略倭国攒下来的50名全副武装的虎贲,然后登船出发了。
6月21这一天,陈信带着两艘配备了10门甲板炮的快蟹—5,装载着满满两船的白银,从对马岛金石城出发,向着大明方向驶去。
“将军,接下来我们要怎么走?是去大明京城吗?”
陈信摇头“我们不去那里,那是大明的要害,在海上有着成百上千搜的战船在护卫着渤海,我们没有通关文书,是不可能通过那里的。”
“那么是要去哪里?还有哪里能够比京城更加适合我们打通贸易路线?”
陈信只说了一个地方“南直隶。”
只有两艘快蟹—5,航行速度就非常的快了,每艘船挂起硬帆,然后在底仓的人轮流去驱动螺旋桨,全船的虎贲轮流驱动,简直就像是在飞一般。
再加上有着大量的鹰隼作为侦查单位,早就制定好的地图,和老白强大的方向辨识能力,陈信完全不需要沿着海岸线摸索,直接就照着一条直线,从对马岛向着长江入海口而去。
在这个凶险异常,任何人都不敢随意调整航道的情况下,陈信凭借着黑科技,把别人需要走上1个多月的航程缩短到了3天,未来等到一些航海设备研发成功,那么陈信麾下船队将会是这个时代走弯路最少的队伍。
越靠近大明,遇到的船只就越多,等到了离海岸线不到100公里的近海区域,到处都是在官府组织下,成群结队打渔的渔船。
陈信的两艘形象怪异,速度极快的海船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关注,不光渔民们不停的想要围观,更有大明的战船要求陈信停船接受检查。
值班军官那里会停下来接受这些人的检查,在通向底仓的铜管口吹了一声哨子,底仓已经有些疲倦的虎贲停下,立刻换上了一批生力军,船速立刻飙升,远远的把官船甩在了后面。
气的那些官船一个劲的放炮,可是海上颠簸,加上这个时代的火炮炮膛和弹药的巨大误差,超过100米,炮子已经不可能击中敌船了,更何况是经过改进的快蟹—5呢。
就这样,日夜兼程的,两艘船就绕过无数条渔船,在第三天的傍晚,神不知鬼不觉的,在漆黑的夜色掩护下,顺着顺着长江口那一座建于永乐年间,方圆百丈,高三十余丈的巨大灯塔,悄悄进入了长江航道。
到了这里,陈信就命令减慢速度,开始伪装船只,尽量不要让自己等人显得太过异常。然后随便找了一处港口停靠,准备找个熟悉本地的人当向导,再继续前进。
(https://www.xddxs.net/read/2391835/360562902.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