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 大宋将门小说名字 > 第192章 新的商机(加更赔罪)

第192章 新的商机(加更赔罪)


  王宁安还不知道一个艰巨的任务即将要落到他的头上看过了范仲淹的注释,也就明白了,老先生是存心保护自己。有范仲淹打掩护,自己就不用费心思解释了。

  而且王宁安借着机会,告诉那一帮小王八蛋,王老师要专心当好知县,做好父母官,填词作曲这类的事情,对不起,再也不干了。

  大家伙倒是没觉得什么,光是凭着那几十首词,已经足以证明王宁安在文坛上的地位了,他不需要再醉心这些小道儿,王先生要干的都是治国安民的大事……包括咱们自己,也别总是以为会写几首词,就沾沾自喜,洋洋得意,目空一切,小觑天下英雄……听到没有,苏轼同学,说的就是你!

  大苏回去之后,是痛定思痛,他倒不是惊叹王宁安的才华,论起这玩意,大苏不怕任何人,但王宁安之前的那番话太有震撼了。

  自古以来,能仕途和文坛兼顾的人,没有一个。

  二者相权,只能取一,是仰仗着老天爷的才华,做一个孤寂悲苦的诗人,还是钻研仕途经济,做一个兴旺家族,治国安民的能臣?

  其实这道题不难选择,只是以往没有人给自己点破罢了,何止是自己,学堂之中,有多少人会猛然惊醒!

  苏轼突然发了疯一样,抓起厚厚的手稿,撕得粉碎,还不罢休,又扔到了火盆里,烧了干干净净,据苏辙说,之后的几天里,大哥就像个疯子一样,不言不语,给他吃饭就吃饭,给他喝水就喝水,不眠不休,吓得苏辙都要请大和尚来驱邪了。

  好在第三天,苏轼终于咧着嘴笑了,他主动跑到了食堂,要了二十个大肉包子,又喝了一大盆稀粥,回到宿舍,足足睡了一天一夜。

  再度醒来,大苏跟换了一个人似的,再也不依仗才华,到处炫耀,也不和其他人抢风头,整个人就像是收入鞘中的宝剑,锋芒内敛,再也看不出丝毫的轻狂,没事的时候,大苏总是捧着本孙子兵法,苦苦钻研……

  王宁安给六艺学堂带来的震撼相当强烈,他打碎了很多人的美梦,入学的时候,大家都琢磨着凭着才华和努力,能够过关斩将,蟾宫折桂,从此成为人上人,那感觉就像是很多小孩子问他要考什么大学,保证不是清华就是北大……

  六艺学堂每一个年级就有几百人,所有学生加起来三千多人,而大宋的会试每四年一次,也不过是录取几百人而已。

  哪怕都给六艺,也不够用。更何况还有那么多书院,那么多官学,大家都在盯着那点可怜巴巴的名额,除了那几十个才华爆炸的天才,谁能走得动科举之路?

  扪心自问,有把握的真不多。

  难道大家要当一辈子的穷酸书生,食不果腹吗?

  显然这是不用的,王先生当了县令,还管着榷场,好吧,如果包黑子不多话,市舶司也是归他管的。

  这两个地方都是收税的地方,要收钱就要懂算学,王先生在书院教的就是算学!

  我的老天爷啊,是不是先生在几年前就算准了这一步,提前培养人才啊?

  自从酒楼的那一幕之后,王宁安已经有神话的趋势,哪天说他白日飞升了,或许学生们都会相信。

  这不,榷场第一批招工考试开始了。

  “哥,你不去参加啊?”苏辙边吃边嚷嚷道。

  苏轼瞪圆了眼睛,“瞎说什么,哥可是要考状元的男人!”

  “做梦吧,状元是给我留的。”曾布大声说道。

  这时候韩宗武也凑了过来,“状元归你们,给我个探花就行。”

  吕惠卿看到了这几个货,气得一蹦三尺高,真想揍他们一顿,“拜托,你们有点自知之明好不!见过狂的,没见过你们这么狂的。”吕惠卿靠边坐下来,感叹道:“王先生真是够意思,假如科举之路走不通,还能回来当一个小吏,也算是不错。”

  “是啊,先生心思缜密,环环相扣,天衣无缝。我看以后的吏治,哪也比不上平县了?”苏辙道:“试问,哪个县的小吏公人都在学堂念过书,还接受过几位相公的教导?”

  他这一说,大家还真的大受启发,早就听说过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基本上地方吏治怀就坏在了那些不要脸只要钱的小吏身上。

  假如天下都能像平县这样,使用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说不定大宋的吏治会焕然一新?

  “先生这个知县,绝对是普天下头一份!”苏轼大声赞叹道,其他人都深以为然,有一个优秀的老师,还真是能学到太多的东西……

  享受着学生的崇拜,王宁安这个知县可一点也不轻松,他要管招兵,要督促着修建榷场,还要管好几十万人的生计,千头万绪,弄得脑袋都大了。

  虽然平县是靠着工商两条腿走路,但是却不能没有农业,至少要保证酿酒的高粱,还有生产饲料的大豆要跟得上来。

  再说了,平县也不知是县城的二十万人,还有十几万指着种田为生的农户呢,既然当了父母官,就不能不顾他们。

  要种田,就离不开牲口,偏偏过去的两年,连人都活不下去了,除了特殊保护的马匹之外,都吃得一干二净,连耗子都没剩下。

  上哪去弄耕牛?

  等着榷场运营起来,从辽国购买?

  他们肯定会狠狠宰一刀,而且也别指望他们能敞开供应……不一样,真是不一样,坐上了知县的宝座,想的事情就多太多了。

  正在王宁安发愁的时候,突然三伯王良瑾来了。

  过去的一年多,三伯其实是最辛苦的,总是出海捕鲸,危险重重,整个人又黑又瘦,看得王宁安都心疼了,私下里他们爷俩还商量着,要给三伯找个媳妇,趁着还不算太老,争取给王家添丁进口。

  王良瑾不知道侄子的花花心思,他只知道王宁安当官了,还是县大老爷!真是厉害,太长脸了!

  “三伯,你老就别寒碜我了,这个知县啊,就是一屁股坐在火山口上,百废待兴,手上却什么都缺。”

  王良瑾嘿嘿一笑,“你小子又在哭穷,你那么有钱,还缺什么?”

  王宁安无奈道:“有钱不假,可不是什么都能买了,三伯,就拿耕牛来说,整个大宋都缺,除了辽国,还有哪儿能弄到?可从辽国弄,又要看人家的脸色,我这不是没办法吗!”

  王良瑾听完,突然哈哈大笑,“我当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你放心,这事三伯就能给你解决了。”

  “当真?”

  “比金子还真!”

  王良瑾也没有多说,拉起王宁安,两个人就来到了码头,有一艘专门的货船,外面有军士在来回巡逻,如临大敌。

  见王宁安赶到,主动放他们进去。

  王良瑾来到船下,招呼着水手搭好跳板,没有多大一会儿,就从里面牵出了一匹高大的战马。

  这匹马呈现油亮的暗红色,高俊雄健,没有一丝多余的肉,仿佛生下来就是为了奔跑而存在的。

  即便经过了十几天的海上颠簸,还是活力十足,从船上下来,就不停摇头摆尾,一副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

  王宁安没事就去野狼谷看看,非常熟悉马匹,一看到这匹马,就忍不住伸出了大拇指。

  “好马,三伯,你是从哪里弄来的?”

  王良瑾抱着肩膀,笑道:“你那么聪明,猜猜吧!”

  “猜?”王宁安眉头微蹙,突然眼前一亮,“三伯,不会是那个‘人傻钱多速来’的地方吧?”

  王良瑾开怀大笑,“你小子算是说对了,这匹马用了这个数。”

  他伸出了一个巴掌,王宁安惊问道:“是五十贯,还是五百贯?”

  “都不是,是五坛子美酒!”

  王良瑾说话的时候,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儿,笑得和招财猫一样。

  早在王三伯回来的时候,提到了长生岛,王宁安就想过,要和那些女真土著搭上线,只是后来遇到了流民,必须捕鲸,养活百姓,这件事情就放在一边。

  王三伯一直没忘了,而且长生岛还有他的兄弟,王良瑾派人过去,给弟兄们送物资,又让他们想办法联系女真各部。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商路愣是给打通了。

  “宁安,女真那边和咱们不一样,他们不用钱,都是以物易物,咱们的东西拿过去,摆成一排,他们喜欢什么,就拿带来的东西换,有人参、有皮草、有牛羊,当然还有战马。第一次有个人抱走一匹丝绸,把十头牛都给扔下了。”

  王宁安吓了一跳,怪叫道:“十头牛,放在大宋,差不多能换二十匹丝绸啊!”

  “谁说不是!”王良瑾笑道:“后来我打听清楚了,以往辽国的商人和他们交换,要十五头牛,才能换一匹绢,跟咱们做生意,他们赚大了。”

  辽国可以通过榷场,还有岁币,从大宋拿到宝贵的物资,从宋辽的贸易来看,大宋是占了便宜的,不过不要紧,人家辽国商人也不是白痴,拆东墙补西墙吗!不能赚大宋的,就从下面的土著下手。

  一套寻常的瓷器能换一匹上好的战马,一个茶饼,就能换二十张皮子……王宁安觉得自己做生意就够黑心了,可是和辽国商人比起来,简直是温良恭俭让的三好少年。

  “宁安,你要是想弄战马耕牛,我看从女真人下手,比起辽国容易多了,这不,这次三伯就带回来二十匹上好的战马。”

  说完,王良瑾让人把战马都牵出来,一字排开,每一匹战马都充满了力量,上好的北地马,一点假也没有。

  王宁安高兴地直搓手,兴奋挥拳,狠狠道:“这回骑兵总算有着落了!”


  (https://www.xddxs.net/read/2379367/365079751.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