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面圣(下)
太子沉吟道:“若是和谈,那我们这边就该早做准备,鞑靼如今理亏势弱,内乱不断,只要拿捏得当,我们大楚便稳占上风。”
皇帝想了想点头,看向秦信芳和顾景云,“你们觉得如何?”
“臣附议。”顾景云虽然不同意对鞑靼用兵,但能坑对方当然还是要下死力的坑了。
主战派们有一点没说错,这些年鞑靼越发得寸进尺了,几乎每年都抢掠大楚百姓,虽然规模不大,伤亡不多,但也让边关的百姓损失惨重。
借由此次和谈震慑他们一番自然很好。
谈完了正事,皇帝这便想起了偏殿里的人,让苏总管去把白一堂他们请来了。
皇帝已经提前收到侍卫长的密信,知道他们把赚的钱都花在了赈灾上,而最近他也从皇室的一些案宗里发现了关于凌天门的记载,此时对白一堂的态度还算不错。
对黎宝璐的态度就更好了。
皇帝看着她笑吟吟的开玩笑道:“以后你既是凌天门掌门,又是清和的媳妇,那以后岂不是要丢下清和去做神偷?”
黎宝璐一本正经的道:“陛下放心,不论去哪儿我都不会丢下清和的,何况吏治清明,我纵有心也没处偷去。”
“你倒回拍马屁。”皇帝笑骂一声,开始翻看侍卫长呈上来的账册,他也只是翻了几页便合起来,抬头看向低头含笑的白一堂,“据闻凌天门乃大魏仁王所创,不知是真是假。”
“皇上,我凌天门的门谱便在外面,里面记载了凌天门来历。”
皇帝看向苏总管,苏总管忙躬身下去,很快就有人抬了一口箱子上来,苏总管打开,入眼的便是三道明黄的圣旨,他微微一愣,忙恭敬的将三道圣旨捧到案前奉给皇帝,然后才去拿最上面的一本陈旧的门谱。
皇帝也一愣,他没想到会在一江湖门派的手上看到圣旨。
他翻开最旧的那一道,那是大魏高祖时期的圣旨,旨意很简单,允许凌天门在大魏内便宜行事,只要不通敌卖国,残害百姓,朝廷及各地官府不得伤害凌天门。
看来皇室案宗里记载的传闻是真的,凌天门真有可能是仁王所创,一个亲王,竟然跑去建一个专门偷东西的门派?
皇帝去翻第二道圣旨,待看清第二道圣旨的落款时他眉心不由一动,不由自主的看向第三道圣旨,心里有股猜测强烈的冒出来。
这是前朝太祖皇帝给凌天门的圣旨,并不是大魏王朝的圣旨。上面的内容跟前一道圣旨差不多,竟也是保护凌天门。
皇帝默默的打开第三道圣旨,果然,预料成真,上面是大楚太祖皇帝的落款,让他惊讶的是后面竟然还有他祖父乾元帝的加印,这意味着凌天门在本朝至少得过两位皇帝的认可。
他抬头看向白一堂,眼神渐渐有些凌厉起来。
这已不是一般的江湖门派了。
白一堂淡然而立,“陛下不如看看凌天门的门谱。苏总管忙将手中的门谱献上。”
皇帝沉默的接过。
凌子墨是大魏高祖皇帝的幼弟,亦是同母弟弟,他生来体弱,为了保住他的性命,在七八岁时便被送到少林慧通高僧身边修养。
一是慧通精通医理,可以时刻照料救治凌子墨,二是少林武功精妙,可强身健体,三是希望凌子墨能得菩萨保佑平安长大。
高祖皇帝年长凌子墨十二岁,对这个弟弟很是怜惜恩宠,而凌子墨同样聪慧,成年后回宫帮着高祖皇帝做了不少的事。
后来朝堂安稳,凌子墨受少林的影响喜欢到民间游走,游历过程中不免目睹些不平之事。
他有侠义之心,因此常拔刀相助,这种事一旦出手就很难再收手,所以凌子墨慢慢的在江湖上闯出名声来。
一般的不平之事通过武力就能解决,但有些事却不是只凭武力就可以的,特别是遇上贪官污吏**宦,一开始他还会以势压人,用亲王的身份惩治违法乱纪的官员,到后来遇到多了,他干脆不再亲自去审,而是暗中取了证据就丢给上一级官员。
也是在此时凌子墨才开始想着创建凌天门。
高祖皇帝巴不得他弟弟帮他收拾地方上的不法之人,见弟弟喜欢江湖事,便大笔一挥给了凌天门一道庇护的圣旨。
谁知以后凌天门越办越大,虽然整个门派始终只有师徒二人,但手底下的奴仆却有无数。
而凌天门积累下来的钱财每当大魏发生大的天灾人祸时都起到很大的作用,此时,高祖皇帝和凌子墨才算真正的正视凌天门。
但为了约束凌天门的发展,不让它势力膨胀到妨碍朝廷,凌子墨定下规矩,每一代凌天门掌门都只能收一个弟子,凌天门的秘密也只能掌门人知道。
只有一个人,而他的奴仆也只负责销赃,这样一来凌天门规模有限,便妨碍不到朝廷和百姓。
而且凌天门不是血缘继承制,凌子墨也没要求门下弟子对大魏皇室一定要忠诚,所以他的后人们在王朝更替时纠结许久还是遵从本心的帮着前朝灭了大魏,建立新的秩序。
翻开门谱,上面还记载着当初那位掌门人和祖师爷的请罪书,显然他心里也是有些忐忑的。
毕竟祖师爷是大魏皇室,他们最后却反了大魏皇室。
不过那事过后,前朝太祖皇帝便对凌天门感官不错,后又见每逢天灾凌天门都会帮助朝廷赈灾,前朝太祖在临死前便很大方的给了凌天门一道圣旨,以护佑他们。
而到了大楚,情况差不多。
不一样的是皇帝的祖父乾元帝在太祖之后又加盖了自己的私印。
乾元帝当政时间很短,但他的统治时期却是公认的中兴之治。
皇帝跳跃着看,很快就找到了他祖父当政时期的那段门谱记录。
据载,乾元帝登基之初非常之惨,大楚在与鞑靼的战争中惨败,先帝战死,国内百姓贫苦,渐起内乱,虽没有大的天灾,但各地小天灾却不断,而且国库不是空虚,是一文钱都没有。
皇帝知道这段历史,皇室密卷中载当时祖父连给官员的俸禄都给不出。
凌天门一个门派当然不可能支撑得起一个国家,但它在乾元帝最困难的时候扶了一把,因为有他们赈济灾民,有他们帮忙购买了一批粮种农具,乾元帝得以喘息,缓解国内矛盾,又紧急的下发轻徭薄赋政策,亲自出宫请求各世家豪族支援,殚精竭力,这才把几乎要灭国的大楚重新拉起来。
凌天门的门谱对乾元帝多溢美之词,显然当代掌门很喜欢这位皇帝,因此记载的颇为详细。
皇帝用手指摩挲着那些记载了祖父苦难和励精图治的文字,一时感慨万千。
凌天门的掌门欣赏乾元帝,乾元帝同样也欣赏他,因此费尽心机的找到了他,在太祖留下的圣旨上加盖了私章。
乾元帝的心思很直白,有他的加印,后世子孙会对凌天门更加重视。
他希望以后他的子孙再遇到像他一样的问题时,凌天门能够再出手相助。
皇帝此时方才明白,白一堂为何毫不避讳的展示他手中的势力,却又态度明确的不会把那股势力交给朝廷。
这就是他的依仗,他最大的依仗!
先祖之言,不是非遵守不可,但若不动摇根基,皇帝和后人们不会去违背先人之志。
所以皇帝将门谱合上,把圣旨卷好交给黎宝璐,“这是你们凌天门的根本,收好来吧。”
“是。”
白一堂嘴角微翘。
皇帝看着他,疑惑的问道:“你既有圣旨在手,当年为何不拿出来呢,若父皇看到你手上的圣旨,他一定不会判你流放的。”
白一堂心中冷笑,是不会判他流放,但凌天门也毁了,说不定他一辈子都要被监禁在京城,那和流放琼州有何区别?
先帝可不是当今,那人既多疑又小心眼,又爱算计及平衡权势,要知道暗中有一股他不能掌握的势力,那必定是宁愿处之而后快,也不会去想其中的伦理道义。
而且,当时凌天门可是很有钱的,库房里的东西相当于大楚的国库,就算他是皇帝,见了也肯定心动。
哪像现在,凌天门除了那栋房子,山下的几亩地和他们师徒俩,啥都不剩了,他们于朝廷也就可有可无了。
白一堂虽是个粗人,但对危险的判断敏锐得很,要不是确定安全,他才不会暴露凌天门呢。
当然,这话不能对皇帝说,先帝再怎么不好也是他爹,秦信芳和顾景云说得,他却是说不得的。
所以白一堂一脸正义的道:“回陛下,我凌天门从未想过要拿圣旨来做什么事,这不过是给后人的一个保障,我又不是要死了,凌天门也不是要灭门,这东西没必要拿出来。”
白一堂一脸正气凛然,除了顾景云和黎宝璐,其余人等都相信了,皆有些敬佩的看向他。
皇帝嘴边的笑容更是温和,笑道:“这圣旨和门谱还是你们凌天门自己保管吧,不过皇室这边要抄录入档一份。”
或许是凌天门的要求,历代皇室只有些许流言猜测记录在其中,并没有确切的详细记载,不然皇帝早知道凌天门了,还用等白一堂亲自找上门?
对此,凌天门前任及现任掌门都没意见。
抄吧抄吧,搞不准啥时候我凌天门就搬家了,你们就是抄了能有啥用?
凌天门就俩人。
(https://www.xddxs.net/read/2370161/341217315.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