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 回档之1995 > 第81章

第81章


第81章

        河元市西边与固理相接的柳家镇。

        上午八点多钟,郑春亲自带队,几乎是有些心惊胆战地协调着蜂拥叫喊的人群进入位于小镇中心的柳家镇电影院。

        今天上午演的是《五福临门》,也是一出现代戏,比《朝阳沟》名气小很多,却依旧让周围百姓趋之若鹜。

        七十年代修建的电影院标准容量是1500人,但实际上肯定挤进了2000人不止,是不是真的有票都已经无暇顾及,郑春想的只是别因为拥挤出事就行。

        就这,还有很多人被挡在了大门外,纷纷嚷嚷着不肯离开。

        直到影院内传出乐声,又经过下属一番汇报,安全无事,站在电影院外小广场上的郑春才松了一口气,感觉两腿都有些软,很想蹲下来抽一支烟,不过,因为今天有记者在,只能保持形象。

        看了眼大门处,三个人守在门后,还明显在被人推动,东边墙头还出现了探头探脑,很快被大院里的工作人员喝止。

        乱啊。

        不过,也让人提气。

        郑春还来不及多想,南边与临街商铺紧挨的一处小门打开,一个穿灰色西服肚子很凸的胖子领着四五个老人进来,郑春连忙迎上:“老刘,你可来晚啦。”

        胖子名叫刘红民,是柳家镇的一个小代理商,负责桑河酒在这边的销售业务。

        听郑春招呼,刘红民笑着道:“怕老人家挤着,晚一点就晚一点。”

        “老刘你也是周到,”郑春说着,连忙吩咐一旁的一位工作人员:“快带老人家进去,放心,留了座。”

        “呵,哪能对你不放心。”

        目送几个老人在工作人员引领下进入电影院,刘红民才打量四周,看着好像大型盛会一样的旗帜、横幅乃至飘到二三十米高空的大红气球,不由仰着头笑骂道:“老郑,你个信球啊,弄这么大阵仗,得花多少钱?”

        见老人离开后刘红民开始露出本性,郑春连忙阻止,示意旁边一个胸前挂相机的青年:“老刘,咱文明一点,有记者同志在。”

        “啊……哦,我这嘴,”这年代不管什么记者都挺让一般百姓肃然起敬,刘红民轻轻抽了一下自己的肥脸,还走上前:“记者同志,你好,刚刚别介意啊。”

        青年掩饰着内心的鄙薄,与伸手过来的刘红民握了下,笑道:“没关系。”

        郑春又帮忙介绍:“这是咱《河元日报》的。”

        青年倒也不是没情商,主动补充:“我叫李凯。”

        刘红民点着头,邀请道:“小李啊,如果不嫌弃,稍后刘哥做东,一起吃个饭怎么样?”

        李凯看向郑春,郑春笑道:“既然来了,肯定要坑你一顿啊。”

        “使劲儿坑,”刘红民满脸是笑:“反正肯定不喝你家的便宜酒。”

        “诶,这就伤感情了。”

        “哈哈。”

        说笑了几句,看李凯走去一旁拍照取材,郑春才问刘红民道:“最近卖的咋样?”

        听到这个,刘红民一张本来紧致的胖脸都笑出了几条褶子,却卖关子:“咋样,这大戏就不说了,你都恨不得让人偷偷把标语刷到人家厕所墙上,镇上那些小饭店小糖酒也都是你家的广告贴纸,还有那么多赠送的海报,连我家都贴了几张,现在走到哪都是桑河酒的那句广告语,啧啧,老郑,这肯定不是你想出来的,对吧?”

        这些日子,除了送戏下乡,通过之前与苏杭商议的各种细节补充,郑春还打发桑河酒业的工作人员在巡演各处粉刷广告标语,并且送出了大批贴纸和海报,堪称一整套高强度的全方位洗脑。

        当然,核心还是送戏。

        这是博好感的一项,专业来说,就是品牌塑造。

        百姓听了你送的戏,甚至,哪怕是没看到的,见你这么做了,再看那些四处可见的标语,内心里也就很难生出反感,只会觉得,这企业还不错。

        有了好感,品牌才能逐渐深入人心。

        郑春当然不会和刘红民细说从某个少年那里听到的这些,只是竖起两根手指:“那条广告语啊,两万块买的。”

        刘红民显然有些见识,立刻道:“不贵,一点都不贵,呵,我就说,打死你都想不出这种点子。”

        郑春忍不住显摆:“那你也肯定想不到,这条广告词是哪来的。”

        “哪来的?”

        “咱河元最近出了个少年作家。”

        “哦,这个,我知道,我女儿前几天还跟我要钱买书来着,还拿报纸给我看,那个,叫什么……参商,是参商吧?”

        郑春点头:“那孩子,喊我叔叔。”

        “不得了啊,”刘红民明显惊讶:“你家侄儿?”

        郑春轻咳了下,才说道:“不是亲的,但也是个熟悉的晚辈。”

        刘红民倒是没抓这点,很给面子道:“那得抽空碰碰,我还没见过活的作家呢,不敢想是什么样子。”

        郑春朝周围示意:“什么样子……你就看看周围,不只是那条广告语,这一摊子,可都是他帮我策划的。”

        <div  class="contentadv">        刘红民跟着看向四周,想想近期销量迅速增加的桑河酒,啧啧道:“英雄出少年啊。”

        两人正说着,没注意拍完素材的李凯不知何时走近,旁听了片刻,终于忍不住好奇:“郑总,你刚刚说……这边,这些……都是那位‘参商’帮着策划的?”

        郑春没想到会被李凯听到,却也没有否认,只是点头:“是啊,不过,小李,这件事在文章里就不要提了。”

        “为什么?”李凯不解:“我觉得这是一个挺值得挖掘的新闻点。”

        “因为说出去,没人信啊。”郑春笑着摇头:“就像那孩子自己和我说的,会被人当成哗众取宠。”

        刘红民却道:“老郑,这我就不同意了,一件好事哪里需要藏着掖着,你看,你说了,我就信了。”

        郑春道:“那孩子才16岁。”

        刘红民:“……”

        郑春这么一具象,刘红民立刻想到自家大儿子,已经19岁,学也不上了,正事也不做,只知道变着法子跟他这个老子要钱。

        然后,人家16岁,少年作家,还策划了周围这么一大摊子。

        不。

        我也不信了!

        某个胖子心情复杂,记者李凯倒是又追问几句,不过,他本就是被委派过来,有人情在其中,既然对方不想曝光这个,也就没有勉强。

        倒是记在了心里。

        这么在柳家镇待了一上午,吃过午饭,李凯乘坐郑春的派车回到河元,来到自家报社,写完关于桑河酒业的一篇报道,距离下班还有一些时间,再次想起这段时间风头很盛的参商。

        好奇之下,李凯来到报社的阅览室,想要查查与对方有关的新闻。

        今天已经是9月22日。

        星期五。

        为了方便及时跟进取材,报社阅览室的报纸很丰富,往期的报纸也会有所保留,李凯很快找到了一篇,是之前周三的一则新闻,来自首都一份报纸:《少年作家参商新书火爆签售》。

        快速浏览内容,李凯还被其中一段吸引。

        同时还是尖子生身份的‘参商’,竟然还在签售现场给一位高一女生辅导了物理功课,引发围观。

        看完报道,李凯又想起前段时间关于参商的种种报道,他当然也有看到,只是感慨,人家都全国巡回签售了,自己还窝在只是县级市的小小河元,家里一直在运作帮他调离的事情,却遥遥无期。

        哦。

        还有……

        那参商,竟然还能进行广告策划。

        毕竟是新闻专业出身,李凯稍稍琢磨桑河酒业的那段广告语,也明白其中的含金量。

        这么直到下班。

        因为是周五,人在商都《青年日报》工作的堂姐李晓回了河元,两家人聚餐,因为李家不少人都在传媒行业工作,不免谈到最近的新闻,很快扯往‘参商’身上。

        李凯便说起上午的见闻。

        家里其他人只当一件趣事,李晓却一把抓住:“小凯,你瞎编的吧,我们报社一个记者采访过参商,先后给了两篇报道呢,怎么不见你说这个……广告策划的事情?”

        李凯笑道:“老姐,其他都不说,‘喝不贵的桑河酒,交平常的真朋友’,就这一句,你说,我能编的出来吗?”

        李晓下意识摇头,却又道:“那也不一定是参商啊。”

        李凯无所谓道:“那就不是吧。”

        “你是个记者诶,就这态度,还想着调去省城,”李晓立刻不满了:“再仔细和我说说,这新闻你不要,我倒是想抓一抓。”

        堂姐追着不放,李凯也便更详细地说了说今天的事情。

        李晓越听越有兴致,很快道:“这样,明天,就明天……你带我去见见那酒厂的老板,好不好?”

        “星期六啊?”

        李晓瞪起眼睛:“你就说行不行?”

        “行。”

        于是,第二天,《青年日报》的又一位记者,李晓,就找上了郑春。

        再之后,新的一周,9月25日这天,苏杭连轴转地从首都燕京转去冀北省会常山时,商都这边,《青年日报》上出现了关于他的第三篇文章:《少年作家竟然还是广告策划》。


  (https://www.xddxs.net/read/2350369/116237228.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