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 预伐南阳先筹措(五)
不止荀贞没有想到戏志才所说的这第三件事是指的什么,荀彧等人也没有想到戏志才所说的第三件事是什么,一个调兵筹粮,一个防范袁绍,这两件事完成以后,进讨南阳的前提条件应该就已经成熟了,却还有什么第三事,能与此两事相提并论,是需要先做预备的?
就在刚才讨论前两件事的时候,众人也有在琢磨第三事是什么的。
有人想出了两三个可能,但又觉得论重要性,不足以配的上单独列出。
此际得闻荀贞此问,众人就都打起精神,看向戏志才,等他回答。
戏志才轻摇了两下羽扇,笑道:“明公忘了刘景升么?”
“刘景升?志才,卿言之第三事说的是刘荆州?”
戏志才点了点头,说道:“正是。明公,忠所言之第三事,指的即是刘荆州。”
荀贞也好,堂中众人也好,尽皆恍然。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只看到眼前这么块地方,只看到眼前这么件事,然后单单就此讨论对策,非是上等的谋士所为;好的谋士,应当是着眼於全局,放眼於未来。戏志才这个时候提出“刘表”,正便是合乎了此中之意,正就是放眼未来。
像戏志才这样的顶尖谋士,他自然是会能预见得到,尽管刘表与荀贞现现在是盟友的关系,可在打完袁术后,他两人间的关系势必就会出现变化,那么针对这个变化,当然就需要提前做好应对,提前定下应对之策。
对於这个问题,荀贞其实也已有考虑,但是考虑的还不成熟。
戏志才现下正式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那就正好可以借此,听听他的意见。
荀贞称赞说道:“志才,所谓高/瞻远瞩,落子一着,先谋数步者,卿可谓是矣。”
郭嘉笑道:“明公说起落子,倒是让嘉想起了一桩趣事。”
“什么趣事。”
郭嘉笑道:“便是明公与戏公对弈屡战屡败,然明公却仍一再主动邀戏公弈,自言此乃屡败屡战。若说戏公是先谋数步,如明公者,‘屡战’与‘屡败’二字一换,却诚然大丈夫之百折不挠跃矣。”
琴棋书画,君子之业,於今遂非如后世,这四门艺术堪称是士人的标配,但也早在士人中流行开来。荀贞没有艺术上的天分,唯其身边尽是当今之一流士人,他自免不了附庸风雅,曾於这几门艺术上下过功夫,只是除了书法上头,他照着人家的字,临摹苦练,勉强算有些成就,能写些“略具其形”的字以外,琴、棋、画三门,全看天赋,他再是苦学,至今水平也很是一般,故当与戏志才这类天分出众之士对弈之际,他下不过,实属正常。
军议到这会儿,大家都有些疲累了,郭嘉的一句小小玩笑,让堂中的气氛得到了重新的活跃。
众人皆不觉露出笑容,特别和荀贞下过棋的几位,想起荀贞惨不忍睹的棋艺,更是笑容颇盛。
荀贞却是神色如常,毫无惭色,他抚摸颔下短髭,徐徐说道:“方寸之间,惊心动魄,棋局如战场,不瞒卿等,我常邀志才对弈,也是在向他讨教兵法之道。”自觉他的棋艺也没有那么不堪,又说道,“我与志才尝言,如今海内棋士众多,而无高低之分,实乃憾事,且待海内定后,我有意为棋术定品,将分九品,以我之棋技,上等不敢言,四五品总是有的吧?”
围棋的定品现下尚无,原本时空中,出现在三国时期,是根据曹魏的《九品中正制》的而定为了九品。这些且亦不必多说。
说笑闲聊两句,众人话回正题。
荀彧说道:“阿兄,志才提出的此事甚是。阿兄此次用兵南阳,胜之无疑,则於战后,却宜如何与刘景升相处,这一点还真是得提前先定好基调。”
荀贞没有把自己对此做出的不成熟的考虑,向大家说出,而是顾问戏志才,说道:“志才,你虑到了这一点,则想来卿你必是已有定策,你是怎么想的?说来听听。”
“明公,忠有三策,请献与明公。”
荀贞说道:“竟有三策之多?都是什么?卿一一说来。”
“召刘景升入朝,授以显任,给予尊崇,此上策也。”
荀贞沉吟说道:“志才,你这上策怕是不成。”
相比占据荆州,保有实力,刘表怎么可能会甘心离开荆州,入朝为官?在荆州,他是主人,呼风唤雨,万人之上;到了朝中,他就不复再有实权。以己度之,刘表必定不干。
戏志才说道:“回明公的话,忠也以为上策难行,上策若不得成,敢向明公再献中策。”
荀贞问道:“中策是何?”
戏志才说道:“此策即是待灭掉袁术以后,可奏请朝廷,择适当之贤才出任南阳太守。”
召刘表入朝不可行,那么退一步,打下南阳以后,就把南阳占为己有,以此保证接下来对刘表的优势。
荀彧说道:“志才,此策固可行,然我忧之,如果这么做的话,刘景升就会与阿兄起隔阂了!”
打下南阳以后,一则荀贞的兵马,那时尚在南阳,有军事上的存在,二则朝廷令旨下来,刘表不能不从,所以戏志才的此策是可以实现的。
但就像荀彧的担忧,如果这么做了,刘表心里肯定会有疙瘩,南阳郡是荆州的辖郡,他又出兵出将,配合荀贞,结果消灭了袁术,南阳太守却是荀贞的人来担任,他怎能不会因此不满?
荀贞问戏志才说道:“志才,卿之下策是什么?
戏志才说道:“明公,长沙太守张羡与刘景升不和,忠之下策便是,灭掉袁术,打下南阳之后,召张羡率部北上,明公则挥兵南下,顺势进入襄阳。”
这话没有直说,可是也不用直说,戏志才的意思很明白了,即打完南阳后,再和张羡联兵,把刘表也给消灭掉。
荀贞听了,摇头说道:“志才,卿之此策不可,不可。”
戏志才笑道:“明公,所以忠把它作为下策。”
戏志才的此个下策,只从表面来看的话,似乎倒是上策。
如果在打下南阳后,顺势和张羡联兵,再把襄阳打下,将刘表这个割据势力也消灭掉,那么荆州岂不就能正式纳入到荀贞的控制范围了么?
从军事角度看,此策也有成功的把握。荀贞的实力比刘表强,再能说动张羡相助,就等於是重演一遍荀贞、刘表两面夹击,灭掉袁术的经过而已。
可实际上,此策是不能采用的,至少现在是不能采用的。
如果采用,那就是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没有看到长远的影响。
想那刘表一则是朝廷正儿八经任命的荆州牧,二者他不像袁术,也没有什么大义上的过错,三来,而且在打袁术这事儿上,他还配合荀贞。
这样,若是在打掉袁术后,接着对刘表用兵,传将出去,会让海内的其它诸侯,乃至荀贞帐下的文武诸吏怎么看荀贞?荀贞在政治信誉度上将会大大失分。
便如吕布,因为他缺乏政治信誉度,荀贞无法相信他,那么一旦荀贞在政治信誉度上也大大失分,那他亦就会使人无法再相信他,对於他以后的招抚、政措就都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并且,这也会将会成为袁绍等对手们的把柄。他们肯定就会到处宣扬刘表无过且有功,而荀贞为了贪图他的地盘,就把他给消灭,这样的见利忘义之徒,难道谁还敢投附、依从?
到时候,像张扬、王邑此类本来是游离於荀贞、袁绍之间的较小势力,他们肯定就会对荀贞产生不信任和深深的忌惮,反过来,就很有可能会倾向投靠到袁绍那一边。
这些如果说是对外的坏处的话,对内也有坏处。
对内的坏处便是荀贞这么做了,荀贞帐下的文武诸吏,还有朝中现下对荀贞有好感的那些朝臣,往后对荀贞可能也就会换个眼光去看了。
简言之,人无信不立,政治信誉度和大义一样,看不着,摸不到,但极其重要。
是以,戏志才的此个下策的确是下策,不能采用。
上策难做到,下策不能用,三策之中,只有中策,可供选择,可以考虑。
可这中策又如荀彧所忧,若用了此策,会使刘表与荀贞间产生隔阂。
虽然说荆州,荀贞是早晚要拿下的,可毕竟现在还没有到荀贞拿荆州的时候,或者说毕竟现在的主要矛盾还不是与刘表的主要矛盾,灭掉袁术之后,荀贞对外的主要矛盾就将转成与袁绍间的矛盾。这个时候,荀贞还是希望在灭掉袁术之后,荆州能够安稳一点的,甚而他还希望刘表能够像打袁术相同,继续成为他的助力,帮助他接下来对付袁绍,则此点也不可不虑。
众人都在考虑之时,一人说道:“明公,在下有个办法,既可使南阳太守之任出自朝廷授给,并且还能不引起刘荆州与明公的隔阂。”
(https://www.xddxs.net/read/1057829/76461485.html)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www.xdd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net